陳學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學俊 | |
---|---|
出生 |
安徽滁縣 | 1919年3月5日
逝世 | 2017年7月4日 | (98歲)
教育程度 |
國立中央大學 普渡大學 |
職業 | 熱能動力工程學家 |
知名於 |
創立中國鍋爐專業 熱能工程學科 |
知名作品 |
《燃氣輪機》 《實用汽輪機學》 《蒸汽動力廠》 [1] |
陳學俊(1919年3月5日——2017年7月4日),安徽省滁縣人,熱能動力工程學家,中國鍋爐專業、熱能工程學科的創始人之一 [2] ,多相流熱物理學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3]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獲學士學位,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獲美國普渡大學機械http://www.kepuchina.cn/yjjj/201707/t20170706_208782.shtml 工程碩士學位,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4] 1996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5] 陳學俊長期從事熱能動力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向流熱物理和汽液兩向流動與傳熱 [6] ,培育了一大批高層次的科技人才,主持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鍋爐專業,建成國內第一個高壓試驗台,籌建了中國高校中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創建了全國唯一的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7] 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及科技進步獎4項,部委省級科技進步獎7項。 [8]
人物生平
民國八年(1919年)三月五日,陳學俊出生於安徽滁縣烏衣鎮,父親經商,母親是農民,家庭生活並不寬裕,但父母支持子女上學。陳學俊5歲開始讀書,初中只讀一年,由於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被迫休學,後跳級進南京安徽中學讀高中。 [9] 民國二十年(1931年),陳學俊在烏衣鎮育智小學畢業,考入南京金陵中學。 [10]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畢業考入南京中央大學機械系。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陳學俊隨學校遷到重慶。在學校里,他參加了嘉陵歌詠團,課餘大唱抗戰歌曲,促進學習,鼓舞鬥志。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陳學俊大學畢業後,到重慶中央工業試驗所,從事製造工業鍋爐方面工作。 [11] 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貴陽舉行的中國工程師學會上,他宣讀了中國鍋爐製造方面的第一篇論文—《鍋爐製造工藝的研究》。這期間,他還在《貴陽日報》上發表了歌曲《工程師與音樂》。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八月,陳學俊被中央工業試驗所派往美國工廠實習、考察。他在美國最大的製造鍋爐的燃燒工程公司Combustion Engineering Company)工作一年,參加了電站鍋爐的製造、安裝和試驗研究,並參與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單台容量為10萬千瓦機組鍋爐的安裝和調試。 1945-1947年,陳學俊到美國普渡大學學習。在研究生班上,他的高等數學獲得最高分。他僅用兩個學期就修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課程,並通過了《蒸氣動力用煤的燃燒》的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 1950年,擔任交通大學專職教授。 他認為,要獨立自主發展中國動力工程工業,必須結合中國實際,必須有所創新,必須開展科學研究,必須培養高層次人才。 1952年,國內第一個創辦動力機械系鍋爐製造專業。
1957年,陳學俊全家由上海遷來西安,到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工作。 陳學俊和夫人袁旦慶帶着4個孩子,乘坐交大第一批基礎技術課與專業課教師的專列由上海來到了西安,他們將全部家具及行李等帶到了西安。臨行前他們將自己購置的兩間房屋交給了上海市房管部門。陳學俊夫婦認為,既然去西安紮根西北的黃土地,就不要再對房子有所牽掛。 1980年5月,在九三學社西安分社五屆一次全委會上,陳學俊當選為九三學社西安分社常委,並作為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九三學社為四化服務交流會」,作了題為《為四化建設做好本職工作》的發言,開始了參政議政的工作。 [12] 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6年,陳學俊將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的10萬元獎金,分贈給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學,以設立研究生獎學金。 [13] 2006年,陳學俊院士又在學院內設「陳學俊優秀獎學金」。
2014年3月5日,實驗室在三樓會議室為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陳學俊院士舉辦九十五歲華誕座談會。[14]
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陳學俊再次向學校捐款20萬元,用於獎勵夢想的新一代。
2017年7月4日2時26分,陳學俊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9歲。 [15]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陳學俊對兩相流與傳熱進行了比較全面深入的研究,自成系統。內容包括兩相流流型,流型轉換,兩相壓降,兩相分配,截面含汽率,沸騰傳熱,臨界熱負荷,乾涸後傳熱,兩相流不穩定性,兩相及多相流測量等各個方面。
為了節省燃料,提高發電效率,國家開始發展超臨界壓力鍋爐。陳學俊率先和研究生一起開始對垂直管內亞臨界壓力及超臨界壓力下的下降流動傳熱特性進行研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並定義了強混彌散狀流的一種新流型,得出在亞臨界、近臨界壓力區垂直下降管沸騰傳熱惡化特性優於垂直上升管的新的結論。他首次從研究飽和水及水蒸氣的物性出發來分析氣水兩相下降流動及傳熱特性隨壓力變化的規律,此外還成功地將光導纖維探針首次應用於中壓氣水兩相流流型及截面含汽率的測量。
陳學俊從事油—氣—水三相流動特性的研究,對油—氣—水三相流動流型、壓力降、相比率等問題進行試驗與分析,這些課題是開發油—氣—水三相流測試技術和三相流動計算的基礎理論,屬於前沿研究。
20世紀60年代初,陳學俊指導研究生通過大量實驗和分析提出:在下降流動中截面含汽率,在某一範圍內可小於容積含汽率。這一新的論點8年後為國外的研究結果所證實,從而修正了蘇聯學者在該問題上的結論。60年代初,為了配合大容量高參數直流鍋爐的發展,陳學俊對不同型式水冷壁中的兩相流動不穩定性問題,進行了理論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幾年以後蘇聯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
20世紀70年代,他主持並與上海汽輪機鍋爐研究所一起,成功解決了上海市電廠本生型直流鍋爐的嚴重脈動問題。20世紀80年代,他提出「工業鍋爐大型化,火電機組近代化,城市煤氣化,工業窯爐高效化及機車電氣化「的意見,並進行詳細論證,為國家能源技術革新政策所採用,載入國家科委藍皮書,獲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有重大貢獻獎「。
1979年,主持創建了中國唯一的壓力可達超臨界壓力的汽水兩相流實驗系統,籌建了中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進行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研究集中在汽水兩相流流型、流型的轉換、沸騰傳熱及兩相流不穩定性,得出一系列新概念及理論模型,他在這一領域的貢獻,使得西安交通大學在兩相流與傳熱方面的研究成為國際知名的高校之一。由於陳學俊及其團隊的貢獻,使實驗室在1990年成為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1980年底至1990年初,陳學俊及其研究團體提出國際上第一個臥式螺旋管高壓汽水兩相流型圖以及「液膜影響區」新概念;在國內外首次用激光測量了螺旋管內環狀流中液相的局部速度分布,首次提出了上下壁溫飛升點的新概念及其計算式。對垂直上升管、並列管、傾斜管及螺旋管的壓力降型脈動、密度波型脈動、熱力型脈動在高壓下進行創造性研究和理論分析,提出了判別密度波型脈動的準則式,區分了汽化點處這一新的脈動形式,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
教學成果
陳學俊指導研究生在高壓水蒸氣迴路上模擬實際設備的運行工況,全面研究垂直上升管內的密度波型脈動、壓力降型脈動、熱力型脈動和汽化點處脈動,根據實驗數據劃分了各類脈動發生的區域,提出了判別密度波型脈動的無量綱準則式,還區分了汽化點處脈動這種新的脈動形式。 陳學俊任教的66年當中,親自授過課的大學生有2500多名, 是最早培養鍋爐專業及熱能工程專業研究生的人,1980年陳學俊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評議組成員、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他培養的74名研究生中,36人獲博士學位, 34人獲碩士學位,博士後4名。 他還與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教授聯合培養博士生。他是熱能工程與核反應堆工程兩個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也是熱能工程重點學科及動力機械與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的學術領導人。 學生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宗虎、中國科學院院士陶文銓,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陳聽寬、李會雄、郭烈錦、白博峰。
社會任職
- 1982年-1985年,任教育部世界銀行中國大學發展項目中國審議委員會副主任兼工程組組長;
- 1981年-1991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評議組組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組成員;
- 1988年-1998年,擔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1989 年-1998年,擔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 199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 2007 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獲獎) |
▪ 2006 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 (獲獎) |
▪ 2003 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獲獎) |
▪ 1999 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獲獎) |
▪ 1998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沸騰管內汽液兩相流不穩定性及脈動規律研究 (獲獎) |
▪ 1997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閉式循環熱動力推進新型魚雷鍋爐反應器汽液兩相流與傳熱及設計方法研究(獲獎) |
▪ 1997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獲獎) |
▪ 1997 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化學工程手冊 (獲獎) |
▪ 1996 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獲獎) |
▪ 1996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氣(汽)液兩相流體動力學應用基礎研究 (獲獎) |
▪ 199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壓汽水兩相流與傳熱試驗系統[3] (獲獎) |
▪ 1991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螺旋管內沸騰流體兩相流與傳熱規律研究 (獲獎) |
▪ 1991 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獲獎) |
▪ 1990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閉式循環熱動力推進新型魚雷鍋爐反應器汽液兩相流與傳熱及設計方法研究 (獲獎) |
▪ 1989 獲得中國科學院榮譽獎章 (獲獎) |
▪ 1988 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獲獎) |
▪ 1988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能源技術政策研究 (獲獎) |
▪ 1987 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管內氣液兩相流與沸騰傳熱特性研究 (獲獎) |
榮譽稱號 |
▪ 2013 被評為「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 (獲獎) |
▪ 1959 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先進工作者 (獲獎) |
人物評價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宗本院士:陳學俊在西安交通大學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和做出的突出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牛宏傑:陳先生愛國愛校、參政議政、勇於奉獻、身體力行、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是我們後輩的旗幟。 西安交通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嚴俊傑:75年來陳先生獻身祖國、服務人民;紮根西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兢兢業業。無限熱愛教育教學事業,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國內精英人才,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成績。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林宗虎院士:陳先生將自己帶入熱能工程專業,激發專業興趣、指導專業方向、教授專業課程。其獨特的教學方法、前瞻的理論思想、崇高的學術素養,以及高尚人格魅力深深影響着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成就歷程。 [17] 西安交通大學:陳學俊先生是中國熱能工程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多相流熱物理學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先生於上世紀50年代初籌建了中國高校中第一個鍋爐專業,開出了鍋爐專業的全部課程;籌建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能源動力工程專家和教育家,為中國能源動力工程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文獻來源
- ↑ 陳學俊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院2016-09-11
- ↑ 陳學俊 中國科學院2016-09-08
- ↑ 1707/t20170706_208782.shtml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能源動力科學家陳學俊逝世,享年99歲 澎湃新聞.2017-07-04
- ↑ 陳學俊 新華網陝西頻道.2012-06-10
- ↑ 陳學俊 .九三學社中國政府網2016-09-08
- ↑ 陳學俊 新華網陝西頻道.2012-06-10
- ↑ 西安交大慶祝陳學俊從教60周年光明網2016-09-11
- ↑ 陳學俊 .中國科學院搜狐網2016-09-08
- ↑ .九三學社中國政府網2016-09-08]
- ↑ 陳學俊的人生楷模 .合肥市瑤海區教育體育局[2016-09-11
- ↑ 1949:從中央大學到南京大學 科學網2015-10-21
- ↑ 207 陳學俊:「為中國工程事業奮鬥到底」的傑出科學家 .西安交通大學2016-09-11
- ↑ 207 陳學俊:「為中國工程事業奮鬥到底」的傑出科學家 .西安交通大學2016-09-11
- ↑ 實驗室舉辦陳學俊院士九十五歲華誕暨從事科教事業75周年座談會 .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09-07
-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能源動力科學家陳學俊逝世 交大新聞網[2017-07-04
- ↑ 陳學俊院士:工程強國夢 一世西部情新聞—科學網
- ↑ 實驗室舉辦陳學俊院士九十五歲華誕暨從事科教事業75周年座談會 .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