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子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子镛
台湾民主国筹防局长、粮台
国家 大清台湾民主国
允博[1]
子镛[1]
鸣锵[1]
祖籍 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竹屿乡[1]
乳名[2]、博仔[3]
其他名号 陈仔博、博舍[4][3][2]
出生 咸丰五年(1855年)[3]
逝世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注 1][3]

陈子镛(1855年-1908年),名允博,号鸣锵,男,今台湾台南市善化区北仔店人,曾加入台湾民主国响应抗日行动[4][3][1][2]

家境富有,相传他从台湾府城小北仔到善化不用经过别人的地[4]

台湾民主国抗日失败后,随刘永福潜逃离台,住在厦门[2][1]

后来返回台湾,住在北仔店,但常遭日警监视[3][2][1]

其故居在荒废多时后,于2014年在善化区公所与陈家后代签订认养契约后绿美化成纪念公园[5],但在2015年12月4日遭地主拆除[6]。后来陈子镛故居的残砖有被保留下来,而善化区公所在推广陶艺文化时,这些残砖被用来调配成釉药[7]

生平

陈子镛祖先陈起龙,据说是郑成功部将[1][3]。其父是陈光震,而陈子镛的排行有长子(《善化镇志》)或三子(《南瀛古厝志》)的说法[1][3]。陈家为当地巨富,陈子镛因好礼乐,每逢祭典会从府城聘乐生到文昌祠(现为善化庆安宫)祭圣[1][2]。曾向朝廷捐官[注 3][1][2]

除了善化地区,陈家在府城也有庞大产业,并建有宅邸[1][2]。陈家的府城宅邸,据说位在台南市中西区永福路华南银行后面,陈德聚堂北边[1]。进士陈望曾宅第在旁边,陈子镛和他时相往来[2]。此外刘永福曾住在台南市永福国小一带,距离陈家不远,也有所往来[1]

光绪廿一年(1895年)台湾民主国成立,在民主国抗日的过程中,陈子镛曾独自捐了白银40万两,并出任筹防局长(一说是“粮台”)[1][2][3]。陈子镛也募集乡勇在曾文溪南岸试图对抗日军,失败后撤回台南府城[1][2]。这次行动在善化地区中有相传陈子镛部属用大炮打中一名日本军官,后来他们才知道其身分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2]

刘永福弃台内渡时,陈子镛也一起搭船离开[1][2][3]。陈子镛之所以离台,据说除了衡量局势外,也有因为其母亲催促他早日潜逃以免遭日军凌辱之故[2][3]。而据陈家后代陈秀惠[注 4]的说法,陈子镛离台时还带著母亲与妻小,以及亲人、佣人[1]。另外陈子镛原先可能是想搭船直接前往漳浦县祖先老家或是厦门,但船因故飘到惠安,他上岸后才前往厦门[1]

此外传说在1895年台海登船临检事件中,陈子镛受一位白发老人相助,才没被日军发现,后来抵达厦门后在梦中再次见到这位老人,而老人自称是北仔店福德祠土地公[1][2]。另外据说陈子镛之母在离台前将金条龙银放在陶瓮,埋藏于谷仓地底下,但日后返台时只有找到空陶瓮[2]

陈子镛住在厦门期间,台湾总督府采行怀柔政策,总督桦山资纪派川原义太郎等三人到厦门招抚,希望他能回台南任官[1][2]。但陈子镛婉拒,事后据说光绪帝知悉此事,特颁褒忠状[1][2]。另外据说参与西来庵事件罗俊曾到厦门拜访陈子镛,向他请益、寄食[2]

陈子镛后来经堂弟陈鸿鸣居中处理,得以从厦门返回台湾[2]。但发现有不少家产已被宗亲所占,府城宅邸也被日人占用作为“台南新报社”,便回到北仔店宅邸居住[2]。回到北仔店的陈子镛,常遭日警监视[3]。又说日警常到陈家要求他改籍改姓,但陈子镛不屈[2]。去世后,葬于善化铃仔林埔[2][3]

故居

陈子镛在善化北仔店的故居,原有三落,并有数条护龙,但后来到1990年代左右主要只剩下第二落为主的部分[1]。又过去在附近还有陈家祠堂,但在1964年遭地震重创[1]。2014年,陈子镛故居设立纪念公园,并由附近的北仔店清水宫管理委员会维护管理[5]。但在2015年11月,地主想将地卖给建商,台南市文化局得知后将故居指定为“暂定古迹”,并在12月2日发文通知,但地主仍在12月4日将故居建物拆除[6]

陈子镛故居遭拆除后,有部分残砖留下来[7]。善化区公所的替代役从这些残砖得到灵感提案“红砖酥”,并联合社区共同办理红砖酥烘焙班,用在地特产来作内馅[8]。此外这些残砖在善化区公所推行陶艺文化的过程中,被用来当作釉药(子镛釉)的原料[7]

因古砖富含铁质,成品呈现出铁红色泽,善化区长李皇兴认为这种色泽展现了陈子镛当时抗日时的满腔热血[7]。2016年9月11日,善化区公所在北仔店清水宫举行以陈子镛故居古砖发展而成的社区营造成果发表会,展示品包括有红砖酥、子镛釉、砖雕等等[9]。同时也将陈子镛故居拆除事件访查成果收录在“砖新钻艺”专刊中[9]

注释

  1. 另有一说是1912年去世,享年49岁,但因忌讳“9”这个数字,所以一般说成50岁[1]
  2. 台南吴园建造者吴尚新之女[1]
  3. 《南瀛古厝志》写被封为“礼部郎中[1],《南瀛抗日志》则写是“兵部郎中[2]
  4. 陈子镛四子陈百海之子[1]

参考来源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黄明雅(作)、黄明惠(摄影) (1997-06). 《南瀛古厝志》.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pp. 页232─247. ISBN 957-00-9731-0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凃顺从 (2000-02). 《南瀛抗日志》. 台南县文化局. pp. 页81─93. ISBN 957-02-5459-9.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善化镇志》. 台南县善化镇公所. 2010–14. pp. 页700. ISBN 978-986-02-5350-4.
  4. 4.0 4.1 4.2 4.3 《台湾地名辞书卷七:台南县》.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2-12. pp. 页849、850. ISBN 957-01-2593-4.
  5. 5.0 5.1 林孟婷. 〈《抗日仕绅》陈子镛故居 纪念公园完工〉. 自由时报. 2014-09-15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7). 
  6. 6.0 6.1 〈台南把它列古迹 地主想卖地竟擅自拆掉〉. 自由时报. 2015-12-05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7. 7.0 7.1 7.2 7.3 林孟婷. 〈台南善化陈子镛古厝残砖 成陶艺釉药〉. 自由时报. 2016-08-23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8. 林孟婷. 〈名人故居发想 红砖酥博商机〉. 自由时报. 2016-03-26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9. 9.0 9.1 林孟婷. 〈善化“古砖新意” 延续陈子镛精神〉. 自由时报. 2016-09-07 [201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8). 

对外连结

陈子镛.台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