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原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陶瓷原料 |
白度是高嶺土工藝性能的主要參數之一,純度高的高嶺土為白色。高嶺土白度分自然白度和煅燒後的白度。對陶瓷原料來說,煅燒後的白度更為重要,煅燒白度越高則質量越好。陶瓷工藝規定烘乾105℃為自然白度的分級標準,煅燒1300℃為煅燒白度的分級標準。白度可用白度計測定。白度計是測量對3800—7000 ?波長光的反射率的裝置。在白度計中,將待測樣與標準樣(如BaSO4、MgO等)的反射率進行對比,即白度值(如白度90即表示相當於標準樣反射率的90%)。
高嶺土主要由小於2個微米的微小片狀、管狀、疊片狀等高嶺石簇礦物(高嶺石、地開石、珍珠石、埃洛石等)組成,理想的化學式為AL2O3-2SiO2-2H2O,其主要礦物成分是高嶺石和多水高嶺石,除高嶺石簇礦物外,還有蒙脫石、伊利石、葉臘石、石英和長石等其它礦物伴生。高嶺土的化學成分中含有大量的AL2O3、SiO2和少量的Fe2O3、TiO2以及微量的K2O、Na2O、CaO和MgO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高嶺土的國家。遠在3000年前的商代所出現的刻紋白陶,就是以高嶺土製成。江西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名揚中外,歷來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美譽。現在國際上通用的高嶺土學名--Kaolin,就是來源於景德鎮東郊的高嶺村邊的高嶺山。
純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為1780℃。
陶土是指含有鐵質而帶黃褐色、灰白色、紅紫色等色調,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礦物成分以蒙脫石、高嶺土為主。陶土主要用作燒制外牆、地磚、陶器具等。 陶土的礦物成分複雜,主要由高嶺石、水白雲母、蒙脫石、石英和長石組成。顆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後有可塑性。顏色不純,往往帶有黃、灰等色,因而僅用於陶器製造。
陶土取樣分析
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鋁15.02-17.99%,三氧化二鐵3.27-6.61%,氧化鈣0.75-1.68%,氧化鎂0.89-2.07%,燒失量4.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