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鸡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鸡卷
图片来自心食谱

鸡卷原名为石码卷,又名烧肝,一种包成像鸡脖子的油炸食物。本为中国闽南漳州石码一带名产,后来随著闽南移民传至台湾后,已成为台湾著名小吃。北部地区,甚至常为祭祀时的常见主要供品。与宋朝时出现的“签菜”,作法极为相似。

本字

台湾闽南语的“koe-kńg(泉厦音), ke-kúiⁿ(漳州音)”,在日治时期的台日大辞典汉字写做“鸡管”有两义,一是鸡的脖子,一是指用猪肉切细,并掺香菇、葱、笋、胡椒、面粉并用网纱油(猪腹腔内的网状肥肉)包成长状下去油炸的料理[1]

讹变

现代汉字则多写做“鸡卷”、“鸡卷”,并有创作传说新解,说是使用约三十公分直径的似圆豆腐皮包裹剩菜后,再下锅油炸切片的农家刻苦菜肴,后则成为风味独特点心,内馅是台湾剩菜常见的猪肉蔬菜等,或推说是传说之所以称为“鸡”卷,是因为闽语“鸡”与“多”谐音,而鸡卷为“出剩菜之”的意思。

上述系台湾普遍民间流行之说法,然而就语言及语源之角度来看,却能看出矛盾之处。

端看这项闽南系的美食在闽南各地之名称各异。

潮州地理上属广东省所辖,然而潮汕一带居民多为数百年前自闽南移入,潮州方言在语言学上亦归属为闽南语之次方言。

南洋华人移民中以闽南系为最大,其次为粤系;然而粤系移民中之潮州及海南又属闽南裔,其语言归属亦为闽南语系,饮食习惯亦与闽南地区雷同。

由上述此可知,只有泉州的叫法与台湾一致,换言之台湾“鸡卷(卷)”一词应该承袭自泉州。目前台湾及澎湖群岛一带的人口中以闽南移民为最多,其中约45%系泉州裔、35.2%系漳州移民,3.6%系潮州移民(潮州一部份为客家,如“饶平”)。而现今台湾所流行之闽南语则是泉漳混合的“泉漳滥”。在泉漳的交融过程中不免产生此消彼长的情形,有些泉式词汇留了下来而漳式词汇则消失在历史的流里,反之亦然。

由此可知,只有漳州闽南语“鸡”与“加”是同音的,泉州闽南语中“鸡”与“加”并不同音。由此判断,“把‘多’出来的菜卷进去”而衍生出“加卷”变“鸡卷”的此一说法不当会发生在泉州,只会发生在漳州,然而漳州人却又不把这种美食称为“鸡卷”。另一面,这样的源由说法亦未见在中国大陆闽南地区流传,由此可推断,这样的说法应该只是后来在台湾的讹传,并无确切根据。

当然,“鸡”在闽南语之文读音不论泉漳都是“ke1”,但现今在闽南传统庶民美食中以文读音呼之的情形极少,且若以文读音来看“鸡卷”应为“ke1 koan2”而“加”则是“ka1”,发音差异更显大,而最主要的重点是如上所述“鸡卷”一词系泉州人的叫法非漳州人的叫法,因此以泉州音去推定。

演变

今鸡卷已不若往常包剩菜,而是使用鱼浆猪肉等材料为内馅的台湾家常菜。除此,鸡卷也为北台湾夜市小吃之一,店家所卖多卷内馅多为前腿猪肉,每条则以约四台两重为单位下锅油炸,起锅后再切成数等份。另外,也都会另外配上腌肉葱末、酸黄瓜等配菜。售价则为30元-50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