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云谱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云谱区位于南昌市区的南部,东经115°51′15″-115°56′3″、北纬28°36′22″-28°39′32″。面积40.4平方千米。总人口2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4万人。

全区辖5个街道、1个镇:洪都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徐家坊街道、青云谱镇。共有48个社区、12个行政村。区政府驻井冈山大道388号。

地处赣抚平原腹地。地势东部和北部平坦开阔,西南端为一小片低矮丘陵,平均海拔高度23米,最高点为岱山,海拔高度54.16米。主要河流有抚河、漕溪、万溪、黄溪和梅溪。主要湖泊为象湖。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45℃,多年平均全年日照为1934.7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2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68毫米,全年平均无霜期280天。

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在此交汇;105、320国道纵贯全区;距昌北国际机场只有半小时的车程;通过南昌港,可以沿赣江往鄱阳湖入长江黄金水道。区内有“三湖三河”(即占地3165亩的象湖,占地1313亩的梅湖,占地75亩的高潮湖和辖区段长2千米、宽40多米的玉带河,长5千米、宽100多米的护城河,长2.6千米、宽80多米的抚河)。

清代大画家朱耷隐居的青云谱道院,现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抚河改道后,象湖连同周边洼地汇成广阔水域,面积达38.5平方千米,为南昌的“四大湖”之一。“豫章十景”中的“铁柱仙踪”万寿宫选址即在象湖公园。梅溪流经石门居梅村朱姑桥而达定山桥[1]、观音桥,形成“五里三桥”的自然景观,俗称“九曲迥还太极水”。还有徐孺子故里、朱桥梅村、铁柱万寿宫等景点。

历史沿革

区内有闻名遐迩的“青云谱道院”(即“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区名称由此而来。宋朝学者乐史在其编著的《太平环宇记》中早有“青云浦在(南昌)城南十五里”的记载。明末清初画家朱耷(八大山人)在此隐居,改“青云浦”为“青云圃”。清嘉庆20年(1815年),礼部尚书戴均元又将“圃”改为“谱”,即今名。

此地先后隶属豫章郡(汉)、宜善县(新莽)、洪州(唐至北宋)、隆兴府(南宋、元初)、龙兴路(元)、南昌府(明、清)。民国时期,先后直隶豫章道,省辖;后隶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其中1939-1941年隶属第11行政区)。

解放后,1949年9月以前,曾划为南昌市第六区的一部分;同年10月,一度划到南昌县;1950年下半年,又划为南昌市第六区;到1958年10月,由三家店镇、青云谱乡、城南乡三者合并成立青云谱区。

1997年,青云谱区位于市区南端,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7.3万。辖5个街道,区政府驻井冈山大道94号。京九铁路纵贯全区,迎宾大道和井冈山大道穿境。有青云谱道院、清代大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

1998年1月5日,将郊区青云谱乡(不含辛家庵、楞上行政村)和青云谱农场划归青云谱区;岱山街道办事处的前万、石马行政村划入青云谱乡;辛家庵、楞上行政村划归郊区湖坊乡。

2000年,全区辖5个街道、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9141人,其中:洪都街道57098人、三家店街道21379人、京山街道52452人、徐家坊街道29440人、岱山街道22085人、青云谱乡46687人。

2002年8月8日,撤销青云谱乡,设立青云谱镇(赣民字[2002]181号批复)。

2002年底,青云谱区面积37平方千米,总人口2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7万人。邮编330001。辖5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徐家坊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洪都街道、青云谱镇,37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区政府驻井冈山大道。

视频

青云谱区 相关视频

青云谱区宣传片
项轶作品 《青云谱区宣传片》 江西影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