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韓國地理

韓國地理位置處在亞洲大陸東北部朝鮮半島的南段,三面環海,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海相望,東部和東南部與日本隔海為鄰,是典型的半島國家。韓國國土面積為9.96萬平方公里,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人口5200萬(2015年),絕大多數人口為韓民族。韓國是個多山的國家,與葡萄牙、匈牙利或愛爾蘭相似,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為山地。縱貫韓國東海岸的太白山脈是韓國地質的脊樑。太白山脈東部受到海水侵蝕在韓國東海岸形成懸崖峭壁;西部和南部山勢平緩,形成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平原和近海島嶼與海灣。由於地勢的原因,韓國的河流大多經過西部或南部的大陸坡流入黃海和東海。韓國主要大的河流包括洛東江(525公里),漢江(514公里)和錦江(395.5公里)。韓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亞高壓氣團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溫暖濕潤;春秋兩季較短。韓國降水主要集中在6至9月的雨季,冬季的降水量很小。韓國大部分地區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南部沿海和濟州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高山地區為寒溫帶針葉林。

目錄

簡介

韓國地理位置處在北緯33~43度,東經124~131度之間,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的南段。韓國西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隔着黃海相望,南部經東海向太平洋延伸,東南隔大韓海峽與日本相鄰,東面為韓國東海(日本海),北面隔着非軍事分界線與朝鮮接壤。韓國西海岸與中國山東半島的最短距離約為190公里,南部釜山港與日本本州島的最短距離約為180公里。韓國領土面積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為10萬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為山地,平原所占比例不足20% 。土地利用情況為林地67%;農業用地21%;建設用地5% ;其它用地7%。海岸線長約5259公里。韓國稱對整個朝鮮半島擁有主權,並對北方領土設有「以北五道」,但從未實際控制。1953年7月簽訂的《朝鮮停戰協議》儘管在南北雙方劃定了一條長246公里的軍事分界線,但海上分界的設定卻沒有達成一致。韓美控制着位於朝鮮黃海南道海岸外十幾公里處的西海五島(白翎島、大青島、小青島、隅島和延坪島)。韓美根據實際控制情況單方面劃定了西海五島海域的南北分界線,即「北方界線」。朝鮮方面一直不承認「北方界線」的合法性。雙方在此海域曾發生過多次武裝衝突。韓國與日本對獨島(日本稱「竹島」)的主權存在爭議。獨島原為韓國東海(日本海)的一個無人島,面積18.6平方公理,距韓國郁陵島49海里,離日本隱岐群島86海里。17世紀,韓日漁民開始對獨島主權爭議。20世紀初,日本吞併了包括獨島在內朝鮮半島及其周邊島嶼。1946年1月29日,聯合國總司令部依據SCAPIN第677號文件,剝奪了日本對獨島的主權。之後,美國為了聯合日本對付蘇聯和中國,開始模糊獨島主權的歸屬。1952年1月18日,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發表「關於毗連海域主權的總統聲明」,將獨島劃歸為韓國領海管轄。1953年5月,在朝鮮戰爭期間,日本曾派兵一度占領了獨島,但被韓國郁陵島居民組成的「獨島義勇守備隊」趕走。至此,獨島完全在韓國的實際控制之下。1956年,韓國政府開始派出守衛獨島的海上守備隊,1957年開始陸續在獨島上修建永久性建築物。

評價

韓國的地質構造是東亞大構造體的一部分,屬於後期元古代中國陸塊的東部邊緣,其東北地塊屬於地向斜帶的上部古生代褶皺帶的一部分,東南地塊屬於環太平洋褶皺帶中的中生代褶皺帶。韓國的地質從北向南可分為京畿陸塊、沃川陸向斜、嶺南陸塊和慶尚盆地。朝鮮半島在太古代到中生代發生了多次沉降、隆起、堆積和侵蝕,但沒有大規模的地殼運動。中生代侏羅紀,朝鮮半島由於強烈的大寶造山運動,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形成了一系列的盆地和大寶花崗岩體。從中生代的白堊紀到新生代初,新的構造帶隨着佛國寺造山運動形成。侏羅紀的大同系和白堊紀的慶尚系是中生代的典型地層。朝鮮半島南部的大同系分為下南浦群、上南浦群和盤松層群,主要由礫岩、石英砂岩、黑砂頁岩、煤頁岩和煤層構成。位於慶尚道地區的慶尚系主要由花崗岩構成,其中的動物化石表明慶尚系在淡水到微鹹水中形成的。在韓國東部海岸還有些第三紀地層,主要由砂岩、頁岩、礫岩等構成,陸相沉積物和海相沉積物交替出現。[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