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飘 色 |
中文名:飘色 全 名:飘色巡游艺术 起源时间:明末清初 起源地:广东省 属 性: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 |
飘色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广东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比如这些船板上的小人就是由4到7岁的孩童扮演,他们经过专门的训练,再加上经过精心伪装的钢材支架固定支撑凌空而立。据说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由時任江西彭澤縣令的本地人梁國棟引入,以乾北的「仕林祭塔」,乾西的「螃蟹過江」和乾東的「喜鵲練梅」最為著名。[1]
目录
名稱
飄色巡演廣泛分布並活躍於廣東各地。在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的名稱。有飘色、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如江西瑞金謂之春色、南康謂之抬毛老爺,寧都則稱之為裝古史。而在廣東平遠謂之裝故事,五華謂之扮童子戲,南雄謂之扮台閣,曲江謂之扮故事。山東陝西等地稱為芯子,廣東稱為飄色(通過細小的色梗支撐表演者,給人凌空飄逸、輕巧靈動的感覺)。山東、陝西等地稱為芯子(因支架如燈芯在內支撐而得名)。閩東地區稱為鐵枝、抬鐵枝
起源
飘色(抬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期,安阳曲沟一带战乱频繁,被人称为“干戈沟”。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有感于当地民风淳朴,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将其更名为“曲沟”,不仅希望两地结缘,同时希望曲沟远离战争。孔子临行时,村民们击鼓相送,并选择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众人抬到高桌上,边行边唱,以让远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后来,村民们在喜庆自娱时,仍沿用了这种歌舞形式。因为是抬着歌舞,故名“抬歌”。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后来,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云里雾里的感觉,故更名为“抬阁”。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称“台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抬阁艺人们的制“阁”手法不断创新,“阁”也逐渐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抬阁艺术已发展成为集戏剧与杂技为一体,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演艺术形式。 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饰)是精心巧妙的伪装.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据说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
特色
飘色最大的特色就是“色仔”、“色女”,他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游还是在乡村巡游,“色仔”、“色女”都精挑细选,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龄在8至10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飘色的核心是色梗的制作,色梗是支撑“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钢枝制成,巧妙利用力学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并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艺术结构造形分布.[2]
各地飄色
香港長洲
長洲太平清醮的起源初期,只是一項宗教活動,內容還包括「搶包山」、齋戒、祭幽、走午朝等道教儀式,因當時瘟疫死了很多人,所以民間也有很多祭渡亡魂的儀式,就是打醮。而將飄色加入遊行行列約應有接近九十年歷史,早期是沒有飄色的。
至於後來在巡遊中加入飄色,據說是某年有長洲的前輩去了佛山,看到佛山的飄色,便開始將之引入長洲的打醮巡遊當中,其後每條街都先後推出飄色製作,並各出奇謀,至今成為太平清醮巡遊的一個主打項目。而將飄色加入遊行行列。其後巡遊的發展,可能由每條街都負責一些项目,內容因互相競爭而各自加插一些內容,這樣巡遊便顯得沒有那麼單調。[3]
廣東番禺
番禺沙湾飘色是一种在岁时节令期间进行巡游展演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雏形,主要是在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祭祀活动时抬着与北帝有关的人物造型巡游。沙湾飘色以色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站着一个8-12岁的古装儿童,即“屏”,“屏”上再站一至两个2岁左右的古装儿童,即“飘”。飘色是以屏和飘的扮相、姿态、服饰及道具有机结合组成造型,来表现某个故事、传说、戏曲和风俗内容。番禺沙湾飘色以色彩艳丽,造型典雅,色梗钢筋幼细,装置奇妙,内容新颖等特点闻名于海内外。[4]
中山飘色
中山飘色这一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中山北部的重镇黄圃,其民间艺术的代表作----飘色,源于何时,曾有多种说法。从飘色的属性来讲,由于元明时期大量南(海)番(顺)德等地氏族徒迁至黄圃,而其时的大黄圃包括了现番禺的很多地方,其中沙湾亦属大黄圃,因此有“黄圃飘色源于沙湾飘色”之说。就现有史料记载,黄圃飘色巡游在清晚期颇为活跃,到光绪及民间期间是鼎盛时期。尤其是三社坊、古鼓坊、灵会坊三坊的民间艺人在清光绪年间发起,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盛大的飘色巡游,俗称“三坊飘色”。时间定在农历三月三日,一连三天。由于农历三月为雨水季节,因而又有“黄圃飘色,雨水滴滴”之说 。
任何民间艺术的发展沿袭,都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黄圃飘色,因历史的原因,随着破“四旧”等影响,于1961年开始逐渐沉埋。“国逢盛世万事兴”,1994年开始,黄圃的经济发展了,黄圃飘色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奇苑喜获新生并发出绚丽的异彩。黄圃镇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牵头向社会各界捐资,建起了中山市首间古色古香的飘色馆。之后,每年的重大节日及传统节日期间,黄圃飘色都以其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山的大地上。飘色的板数也越来越多,内容也越变越新。并于1997年3月成立了“黄圃民间飘色艺术协会”。
黄圃飘色,主要由色柜、色心、色脚、色梗、色扛等组成。传统的飘色多用二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八大仙”等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这“色心”比较讲究,一般只选用体重较轻的小童扮演,以达到“飘”的作用。因此黄圃飘色形成了色彩艳丽、色心妖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玲珑飘逸的地方特色。由于黄圃飘色的出色表现,1998年在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中,黄圃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飘色艺术之乡。[5]
台山飘色
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建村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之久。浮石村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因而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民间艺术浮石村(飘色)之乡”“广东省古村落”等美誉。同时,也是著名的南宋皇族村。村里有一座北帝庙,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浮石村便会举行飘色巡游,前有旌旗、罗伞、锣鼓、瑞狮、色标开道,后有八仙贺寿、八音管弦相随,队伍庞大,古色古香,由北帝庙出发,环游浮石全村,再回到北帝庙中,以祈求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旺相,形成一种特定特色的岁时节令庙会。
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它始于明末清初,在广东省台山市的浮石村一带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台飘色以两个俗称“色仔”的八到十岁儿童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色仔称为“上色”,也叫作“飘”;坐在色柜面上的色仔称为“下色”,也叫“屏”。“飘”与“屏”互相辉映,靠一条“色梗”即精心锻造的纤细钢枝支撑,构成完美的飘色整体。飘色的迷人之处在于“飘”,色仔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若无凭依,令人称奇。
台山浮石飘色的造型内容有“赵子龙拦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蝉”、“平贵别窑”、“穆桂英挂帅”、“杨金花争帅印”、“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日,台山浮石村的村民便组成游行队伍,部分人抬着北帝塑像在前行进,而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等后随,遍游全村十坊。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6]
信宜飘色
信宜飘色缘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当地艺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在粤西一带,当时由于禁演粤剧,粤剧艺人就想出了将粤剧某个片断制成造型,在元宵节时由人抬着巡游欢庆,并渐渐地流传下来。飘色造型的题材多取自于历史典故和传说中的故事以及人物,多表现农民的扬善惩恶、安居乐业、传颂英雄、鞭挞恶人的朴素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宜飘色也逐步渗入舞蹈、杂技造型,凌空漂浮,如“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使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如今,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喜庆活动,信宜的大街小巷都会举行飘色巡游。顺便一提,由于信宜年例受古俚僚文化习俗影响,至今遗风依存,所以与相邻县市不同,信宜年例期间也可以看到飘色、白花灯巡游等。
信宜飘色除了造型丰富之外,另一大亮点就是“色仔”“色女”。由于“色仔”“色女”的装扮、演示水平、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所以这些“色仔”“色女”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据介绍,他们的年龄一般在7—9岁之间,不仅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而且还有一定的表演天份。然后,再利用力学原理和巧妙装饰,合理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艺术结构造型分布,让观众看不出他们是怎么凌空而立的。比如:“色仔”“色女”站在和手指一样的粗的荷花梗上吹笛唱歌、脚趾一样粗的缨枪可挑起两名“色女”等。[7]
吴川飘色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飘飘如仙,惊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吴川梅岭的飘色《八仙过海》闻名遐迩. 尤其是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吴川飘色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吴川市元宵节时,吴川飘色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场面极为壮观。观众常常多达100多万。吴川飘色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吴川飘色不仅在本地广泛开展活动,还先后到过茂名市、中山市、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海南省海口市、云南潞西等地参加文化活动的展演。1992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9月,吴川飘色造型赴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被专家学者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2005年,吴川飘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邀请,吴川飘色参加了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香港各届庆回归暨特区政府成立九周年庆典大巡游活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香港各大报刊、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2006年元宵节,吴川举办全国首届“鼎龙杯”飘色大汇演,吴川飘色3套获金奖、4套银奖、1套铜奖。
2000年, 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镇为“中国民间(飘色)艺术之乡”。[8]
视频
骆骆声学堂 | 隐蔽的艺术-飄色
参考资料
- ↑ 民間習俗-飄色,香港歷史趣談
- ↑ 【人文台山】浮石飘色,百峰网,2020-9-28
- ↑ 长洲飘色巡游,香港传统工艺-长洲飘色巡游
- ↑ 沙灣飄色,博雅特产网
- ↑ 岭南历史文化 中山市黄圃飘色,每日头条,2017-4-12
- ↑ 【人文台山】浮石飘色,百峰网,2020-9-28
- ↑ 【魅力茂名】信宜这些“色仔”、“色女”堪称一绝 ,搜狐网,2017-9-20
- ↑ 吴川名片-民间艺术之吴川飘色(吴川三绝之一),每日头条,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