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香港童军总会

香港童军总会

图片来自scout

香港童军总会(Scou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依据《香港法例》第1005章之《香港童军总会条例》而设立,该法案赋予童军总会权力经其会务委员会制定会章。该会章批准制订各项规条以管理本会事务,即“香港童军总会政策、组织及规条”。香港童军总会的总领袖,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出任,现任总领袖为林郑月娥

目录

介绍

经过1909年,最早出现的童军活动后,圣若瑟书院在1914年从童军总会登记成立香港首个童军旅,香港童军总会遂于1915年7月正式成立。从1977年起,香港分会正式从英国总会独立,成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第111个成员。香港童军总会从1978年起才正式接纳女性成员。

截至2013年底,香港童军总会有成员96,324人 分布在1,339个旅团及其他单位之内[1],是全香港最大的制服青少年团体。其总部设于九龙尖沙咀香港童军中心。会务由香港总监负责,辖下有5个地域及44个区。

总领袖及香港总监

香港总领袖一职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一直由香港总督出任,香港回归后则改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出任。现任总领袖林郑月娥,会长为潘兆初法官,执行委员会主席为叶永成先生,香港总监为刘彦梁先生。 [2]

总会总部

香港童军初成立时,没有一个永久性的总部。多年来都是临时借用旧政府大楼的房间作为办公室及集会之用,而一些经常性活动也得借用位于告士打道的海员会所来举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军部的帮助,拨出花园道山顶缆车站的一块土地建造新总部之用,由当年总会会长摩士爵士主持落成仪式,一所命名为摩士小屋的新总部于1949年11月12日正式启用[3]。1951年香港童军实行分区制度。香港区、九龙区及新界区皆共用摩士小屋的总部。直至1954年,由于摩士小屋不足使用,总部搬至摩士大厦[4]。摩士小屋则用作港岛地域总部直至1978年。

位于九龙油麻地觉士道9号的摩士大厦得到摩士爵士之捐助,与及当时的香港赛马会的筹助,加上政府的资助,使总会的梦想得以实现,建成了一所属于自己的永久会所。这大厦一直使用至1994年7月,香港童军中心启用而交还香港政府。

1994年7月,位于柯士甸道童军径的新总部——香港童军中心开幕。香港童军中心的8至11楼作为香港童军总会总部的办公室,包括童军物品供应社、会议室、总监俱乐部、童军历史展览等。这座大楼的主要构成部分为龙堡国际宾馆,这一间商业酒店的利润会用作总部资金及作童军运动发展用途。

部门

香港童军总会设立9个署及6个机构,分别行使不同工作。

类别 名称 职掌
行政署 负责统筹及执行香港童军总会的行政工作。
训练署 负责制订及推行香港童军总会领袖训练政策、筹划训练班及训练活动,并协调5个地域及总部的领袖训练工作。
公关署 负责制定香港童军总会的公关策略,肩负对内加强香港童军总会与各成员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外宣传香港童军运动的使命、目的、方法及服务。
产业署 负责为香港童军总会各物业,包括香港童军中心及其他童军物业如各营地及活动中心、童军知友社青少年中心、区及地域总部之的发展、管理、维修及保养等给予意见。
国际及内联署 负责一切与海外童军会及内地青少年组织联络的事宜,安排本港及外国/内地青少年互相探访,举办大型交流活动,并统筹香港童军成员参与全国性交流活动及国际性的露营、研讨会、会议及其他海外和内地活动。
发展及领袖资源署 于2008年正式成立;前身为策划署(再之前为发展署),并于发展及领袖资源署成立同日解散。

策划及推行各项计划,以保留及拓展支部成员及领袖,研究、订定及检讨各种有助发展领袖资源的政策,拓展网络,鼓励社会人士支持童军运动的发展,支援及协助各种童军成员及领袖招募活动的进行,策划及推动童军成员参与社会服务的发展计划,统筹及开办急救训练课程,以发展和培训青少年成员及童军领袖,举办急救讲座及提供急救服务。

青少年活动署 负责统筹及制订各童军支部活动与训练政策及施训方式,定时检讨各童军支部训练纲要及手册,策划、发展及推广欢愉而富有教育性及挑战性的童军活动从而达到香港童军总会的目的,代表香港童军总会与其他青少年及社会服务团体交流联络。
人事署 负责为香港童军总会提供有效率的人事管理服务,以及有效地执行既定的人事管理政策。
财务署 负责为香港童军总会提供有效率的财务管理及监察政策之执行。
机构 童军知友社 负责协助香港童军总会向非童军之青少年宣扬童军精神,组织由香港政府资助之青少年服务,以促进青少年个人之成长,鼓励童军知友社会员在日常生活中,恪守童军处世原则;主办由香港童军总会委派之各项活动或服务。
综合教育中心 负责为社会不同人士提供教育机会,并积极拓展各类型学术及兴趣课程。
贝登堡联谊会 负责联络曾在香港参加童军运动人士,维系感情,促进友谊,鼓励贝登堡联谊会会员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恪守童军誓词和规律,发扬童军精神,支持香港童军运动,协助香港童军总会推行其工作,与世界童军组织及其会员国承认之贝登堡联谊会,或其他退役童军人士之组织联络,促进世界童军运动,促进贝登堡联谊会会员福利。
童军物品供应社 负责为童军成员提供质优价廉的制服、徽章及户外活动所需的一般物品。
领袖训练学院 已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的评核,可提供多项获香港资历架构认可的课程。学院为童军成员及外界人士包括大学、政府部门及工商机构提供由专业人士悉心设计的领袖训练课程及以个人基础的实习训练,使学员从中踏出了解自我、全面发展的第一步。位于西贡沙咀的王兆生领袖训练学院为其历奇及领导才训练的主要基地。学院现正规划航空训练资历课程,并已添置四台高阶航空训练仪(模拟器),四台均为美国民航局认可,可计算机师培训时数之高阶航空训练仪。当中包括两台双座位双控制全动式训练仪。
总监俱乐部 负责为香港童军会员、香港童军总会各级领袖及成年成员举办活动,提供设备和场地作为联谊之用。

兴趣小组

香港童军总会射击会
  • 于1989年成立,负责推广射击运动。
香港童军总会业馀无线电组
香港童军总会野外定向会[5]
  • 于1986年1月31日成立,负责在童军圈内推动野外定向活动。
香港童军总会气象组
  • 于2005年7月9日成立,负责培养成员有注重天气的意识;将气象知识推广和普及;为会内各单位提供专门的意见及技术支援。
香港童军总会合唱团
  • 于2001年成立,并定期举行集会及练习,以提高童军成员的音乐知识,期望不久将来能成为一支代表香港童军总会作公开演出的合唱团。
童军救护组

于2001年正式成立,其成立目的:

  • 为香港童军总会、地域、区及与童军有关之大型活动,提供急救服务。详细请浏览童军救护服务队。
  • 为总会培训童军领袖成为急救导师,使能为本会童军成员施教认许之急救训练。此外,每年均会为童军支部成员举办“急救章”训练班,并为深资童军、乐行童军及各级领袖举办成人急救训练班。
  • 为其他教育及非牟利之青少年团体或机构,提供急救讲座或服务。
  • 藉著推广“救急扶危”之精神,达到履行童军誓词中“对国家,尽责任”及“对别人,要帮助”之承诺。

参考文献

  1. 2013年香港童军人数统计. 香港童军总会. [200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2. 香港童军总会2008-2009年报
  3. 香港童军发展史. 香港童军总会. 
  4. 香港童军发展史. 香港童军总会. [200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5. 香港童军总会野外定向会. [200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