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其頓共和國

 北馬其頓共和國

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本名 北馬其頓共和國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簡 稱 北馬其頓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斯科普里

主要城市 比托拉

奧赫里德庫馬諾沃

泰托沃普里萊普

國慶日 9月8日

國 歌 《今天在馬其頓之上》

官方語言 馬其頓語

貨 幣 代納爾(Denar)

馬其頓共和國一般指北馬其頓,亦稱北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 ),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南歐內陸國,東臨保加利亞,北連塞爾維亞,西接阿爾巴尼亞,南毗希臘[1]

目錄

簡介

北馬其頓面積25713平方千米,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西部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截至2019年8月,北馬其頓共和國共設85個地方行政單位,首都為斯科普里。截至2018年末,北馬其頓人口為208.2958萬人 。

10世紀下半葉至1018年,薩莫伊洛建立了第一個斯拉夫人的馬其頓國。14世紀後長期處於拜占庭和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之下。1912年後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軍隊占領,1913年經過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塞、保、希三國重新瓜分了馬其頓地區。二戰後成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中的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正式宣布獨立,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2019年2月12日,北馬其頓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2020年3月27日,加入北約。

北馬其頓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有煤、鐵、鉛、鋅、銅等礦產,還有碳、斑脫土、耐火黏土、石膏、石英等非金屬礦產。主要工業部門有礦石開採、冶金、化工、電力、木材加工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肉、奶等。遊覽勝地有奧赫里德湖、斯特魯加、多伊蘭湖、馬弗洛沃山和普雷斯帕湖等。

歷史沿革

馬其頓部落國家

北馬其頓地處馬其頓地區,馬其頓地區因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中南部地區,為巴爾幹地區的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門戶,而一直為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

在早期青銅時代,一批希臘語部落遷至北馬其頓,後逐步分批南下至希臘,但有一部分人仍留在北馬其頓。約在前7世紀,這些留下中的一支——馬其頓人占領了埃蓋,並將領地擴張到了位於希臘的愛琴馬其頓的沿海平原,形成馬其頓國家。他們崇拜希臘的神祇,尤其是宙斯和赫拉克里斯。其他希臘語部落則在北馬其頓與伊利里亞人、派奧尼亞人、色雷斯人融合 。

馬其頓人在文明發展的道路上,與南部的希臘人步伐不一致。在希臘城邦已達到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馬其頓剛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馬其頓人多為農民和牧民,同時也都是戰士。國王在部落貴族中選擇他的戰友,戰友要完全忠於國王,平時參與宮廷事務,戰時隨國王出征。從這些戰友中,國王也要選拔一些人組成他的「議事會」 。 馬其頓王國/帝國

馬其頓地區為古希臘文明北端的邊疆地區,該地區公元前4世紀時崛起的馬其頓帝國曾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化傳播到中東各地。後來馬其頓先後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希臘人所主導)等統治。前5世紀初,波斯侵略古希臘,馬其頓王國也一度受波斯統治。馬其頓王國的真正強大是在腓力二世時,其進行的改革使馬其頓王國成為巴爾幹半島的軍事強國。西邊的伊利里亞、伊庇魯斯、東邊的色雷斯、北邊的派奧尼亞,都在其勢力範圍之內。腓力二世採用金銀複本位制,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又侵占了色雷斯的金礦,得以每年有穩定軍費來源。在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時,腓力二世為進軍東方各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

腓力二世在馬其頓王國國力強大後,趁着希臘處於城邦混戰之際南下侵略希臘。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但慘敗。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集希臘各邦開會,宣布希臘城邦成立聯盟,隨後誹力二世決定進攻波斯。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其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城邦再度出現了反馬其頓起義。

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後,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以不到半年的時間鎮壓了叛亂。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進攻波斯帝國,不到半年即占領小亞細亞。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大敗大流士三世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則向東潰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各城市。前332年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築了一座新城叫做亞歷山大里亞,即今亞歷山大港。亞歷山大於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東征。渡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10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士三世軍隊發生戰爭。亞歷山大繼續前進攻克了巴比倫城,之後繼續東行,進入波斯本土,占領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後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至此波斯滅亡。

前327年,亞歷山大進兵印度,其統帥大軍從裏海南岸東進,經過帕提亞,征服阿富汗,進入印度,戰敗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擬沿印度河繼續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戰連年,回歸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苦,幾至公開譁變,亞歷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而還。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馬其頓國家的新都,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患惡性瘧疾,發病10天後就離世,僅33歲 。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各國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殺,爭奪土地,帝國就立即陷入混亂狀態,最後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國家。其部將托勒密占領埃及及敘利亞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占領了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及敘利亞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凱山得占據馬其頓和希臘建立了馬其頓王國;這三個國家是後期希臘時代最強大的國家。最終羅馬於前146年滅亡迦太基後向東發展,這些國家都先後被羅馬征服。而留在本土的馬其頓王國在前2世紀被羅馬征服,前146年成立了隸屬於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省」,公元298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馬其頓隸屬於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成為「馬其頓軍區」 。

馬其頓斯拉夫人國家

北馬其頓先後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統治。5世紀起,斯拉夫人開始進入馬其頓地區,並在北馬其頓定居,因而奠定了現代馬其頓南北之分(南:希臘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礎。 斯拉夫人7世紀大量遷居馬其頓地區,10世紀下半葉至1018年,薩莫伊洛(塞繆爾)建立了第一個馬其頓國家 。

837年,保加利亞征服了馬其頓地區,並於10世紀末在奧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國又征服了馬其頓地區,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馬其頓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轉手。15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征服了馬其頓地區,並開始了長達500年的統治。

19世紀時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復國運動相繼展開,民族主義高漲,馬其頓也成為三國的必爭之地。1912年三國在共同針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獲勝,奧斯曼將馬其頓割予三國 [8] 。但三國之間又因馬其頓具體分割方案於1913年爆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最終希臘、塞爾維亞擊敗保加利亞,三國將馬其頓重新瓜分。地理上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塞爾維亞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現代北馬其頓共和國的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併入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臘王國、南斯拉夫王國為同盟國,保加利亞則參加了由德意志第三帝國主導的軸心國陣營,希臘、南斯拉夫被德國攻占之後,保加利亞分得了馬其頓的大部分地區,但戰爭結束後各國之間的邊界又還原為戰前的形勢。

二戰之後,南斯拉夫王國成為由鐵托所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並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46年,鐵托將馬其頓地區從塞爾維亞分開,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11月20日,北馬其頓宣布獨立,定憲法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1992年12月10日,馬其頓共和國議會經多數議員投票表決,原則同意將馬其頓國家改名為「馬其頓(斯科普里)共和國」。 因希臘反對北馬其頓使用憲法國名,1993年4月7日,北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暫時國名加入聯合國。

1999年,南聯盟爆發科索沃戰爭,近40萬阿爾巴尼亞族難民從科索沃湧入北馬其頓,因此北馬其頓境內阿爾巴尼亞族分離傾向不斷加劇。2001年2月起,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極端分子多次越過南斯拉夫與北馬其頓邊境,占領北馬其頓村莊,與北馬其頓邊防軍交火。隨後阿爾巴尼亞族極端分子又在北馬其頓邊境地區的第二大城市泰托沃(阿族聚居區)襲擊北馬其頓邊防軍。2001年3月2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345號決議,強烈譴責北馬部分地區和南塞地區極端分子的暴力活動,重申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北馬、南主權、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可侵犯,要求有關人員立即停止針對南、北馬的武裝活動,放下武器,返回家園。北約和歐安組織也發表聲明,表示支持北馬其頓的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駐科索沃維和部隊加強了科索沃一側北馬南邊界的巡邏,允許南聯盟軍警返回南與北馬相鄰地區的「安全區」。

2018年1月21日,希臘北部城市塞薩洛尼基爆發大規模衝突,大批示威者揮舞希臘國旗,高喊「馬其頓是希臘的」。雅典時間2018年2月4日,希臘雅典,民眾遊行要求希臘政府在與馬其頓的「國名之爭」中不要妥協。對於古馬其頓,希臘方面認為古馬其頓人為古希臘人的一支,古馬其頓王國屬於希臘歷史。馬其頓共和國方面則宣稱自己是馬其頓王國和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者,因此堅持使用「馬其頓」這一國名。2018年6月12日,北馬其頓、希臘兩國總理宣布就國名問題達成協議;2019年1月11日,馬其頓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2019年1月25日,希臘議會批註與馬其頓達成的馬其頓國名更改協議;2019年2月8日,希臘議會批准馬其頓加入北約議定書;2019年2月12日,北馬其頓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 2022年5月,北馬其頓已被歐盟列為入盟候選國。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北馬其頓共和國位於南歐地區,地處巴爾幹半島中部,是個多山的內陸國家。其東鄰保加利亞共和國,南界希臘共和國,西接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北傍塞爾維亞共和國。北馬其頓幾乎整個領土是位於北緯41°~41.5°、東經20.5°~23°之間,國土面積25713平方千米。

參考來源

  1. 北馬其頓共和國,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