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氏文通》,初名《文通》,古代漢語語法學著作。馬建忠著。全書10卷,前6卷商務印書館1898年出版,後4卷該館1899年出版。後相繼有多種版本刊行,如1954年中華書局版章錫琛校點《馬氏文通校注》,198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版呂叔湘、王海棻注釋並加按語《馬氏文通讀本》。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可分為4部分:第1部分「正名」,是對本書所用術語定義(界說);第2部分「實字」(實詞),有5類:名字、代字、靜字、動字、狀字;第3部分「虛字」(虛詞),有4類:介字、連字、助字、嘆字;第4部分「句讀」,為句法的總論。本書在理論體系上富有創造性。關於詞的語法分類,在沿襲實詞(實字)、虛詞(虛字)二分的傳統下,進行了再分類。其所採用的「意義」標準,既指詞的具體的詞彙意義,又指詞在結構中所顯示的配置意義。所謂「字各有義……義不同而其類亦別焉」,「字無定義,故無定類。而欲知其類,當先知其上下文之義何如耳。」本書所重的「句讀論」,亦是作者着眼漢語缺乏「形態」的特點,所確立的句本位語法觀的體現。所謂「華文動字無變,故惟以動字之位之先後,以為句讀之別」。「是書本旨,專論句讀;而句讀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讀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從其類;類別而後進論夫句讀焉。」在研究實踐上,注重實例分析,揭示漢語的語法特點。如特設「助字」(助詞)一類,這是由於「助字者,華文所獨,所以濟夫動字不變之窮」。強調「介字」(介詞)的功用:「中國文字無變也,乃以介字濟其窮。」並指出它在漢語中有「介系實字」、「須帶司詞」、「先其所介」諸特徵。認為「動靜兩類字(動詞、形容詞),古文遣詞造句,視同一律,並無偏重」,指出了漢語動詞、形容詞句法功能接近的事實。在句法方面,關於「讀」的解析儘管未能將「句」和「讀」的關係完全分辨清楚,但作者已經揭示了「讀」的諸多結構特徵,即所謂「記」和「位」。作者認為,「讀」之「記」有「接讀代字」, 「起、語兩詞之間參以『之』字」、「弁讀之連字」三式;「位」有「讀先乎句,而有助字為殿者」,「讀先乎句,而有起詞為聯者」,「讀先乎句,而無起詞為聯者」三式。本書關於句法結構的分析是多方面的。除設置起詞、語詞、表詞、止詞、轉詞、司詞、加詞、前詞、後詞等句子成分外,還設置了作為名代詞序位範疇的「次」,即主次、賓次、偏次、正次、前次、同次等。同時,還從修辭角度闡述了諸多與語法有關的語言現象。

本書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漢語語法的初創之作,還存在術語混亂,舉例失當,以及論述上的顧此失彼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但資料豐富,集中了韓愈以上經、史、子、集古文獻例句多達七八千條,並在此基礎上對古漢語的詞法和句法進行了全面探討,初步建立了一個漢語語法學的體系,奠定了漢語語法研究的格局,是古漢語語法系統的開山之作。本書在漢語語法學史上的歷史地位及其對後來漢語語法研究的影響都是無與倫比的。

作者介紹

馬建忠(1845—1900),中國語言學家,字眉叔,又名乾,學名斯才,江蘇丹徒人。早年留學法國,通拉丁文、希臘文、英文和法文。曾入清末洋務派集團,參與政事,且具有激進的維新思想。認為振興中華,要實行「科學救國」、「教育救國」。主張改革中國「神而明之」的語文教育。為此,致力於漢語語法研究歷十餘年,在其兄馬相伯的幫助下完成《文通》一書。他是中國語言學史上一位具有開創性的語法學家。

本書30餘萬字,是在借鑑西方語法框架、繼承中國傳統語言學成果的基礎上撰成的。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馬氏文通 相關視頻

古代漢語的語音體系之拼音和音調
王力《古代漢語》網授精講班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