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璩(?-865年),字瑩之唐朝官員,唐懿宗年間曾短暫任宰相,為期兩個月。


家世

高璩是北齊皇族後裔,先祖高士廉唐太宗朝拜相,儘管高家並未因此而顯貴,[1]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親高元裕都成為朝廷名臣。[2]

早期仕途

高璩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中進士[3]後在地方上任幕僚。宣宗年間又任左拾遺翰林學士。儘管當時翰林學士被提拔是罕事,但高璩卻被提拔為諫議大夫[2]歷任丞郎、判度支。[4]

拜相

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繼位後,咸通三年(862年)八月任時為翰林學士承旨、朝議大夫、守尚書金部侍郎、知制誥、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的高璩為檢校禮部尚書、兼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劍南東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管內觀察處置等使[5]散官勛如故。[6]不久又召回長安,於六年(865年)四月任為兵部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於是成為宰相。[7]薛逢作詩《越王樓送高梓州入朝》。高璩又守中書侍郎[4]劉瞻都引薦故人故弘文館學士判館事劉三復劉鄴左拾遺[8]六月高璩就去世了,[9][10]並得到追諡。但因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來往頻繁,在太常博士曹鄴堅持下,他得了一個「」的惡諡。[2]

《舊唐書·崔彥昭傳》稱懿宗駕崩後唐僖宗初登基時,高璩與同年進士的同僚宰相趙隱推薦同為同年進士的崔彥昭長於治財賦。疑誤,因高璩早已去世。

注釋及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