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长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长虹 ‎

高长虹

(1898年-1954年?),本名高仰愈[1]山西盂县人,中华民国作家。191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后来由于政治观念和校方冲突而退学自修。1924年至1929年间,他先后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发起并组织了“狂飙运动”,并作为鲁迅倡导组织的“莽原社”的重要成员,鼎力协助鲁迅编撰《莽原》月刊。

1930年至1937年间,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德、法、瑞士等国学习经济学。1938年回国,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11月,徒步赴延安参加了革命工作。

1946 年,高长虹去往哈尔滨,加入东北文协。1954年因脑溢血逝世于沈阳。高长虹在长达2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发表作品上千篇,出版著作17本,约130余万字,他是杂文创作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人物生平

成长阶段

1898年3月出生于山西盂县西沟村。

1905年,8岁的长虹入小学堂读书。在读盂县第一高小时,由于他成绩优秀,县知事专门奖赏过他一枚银牌。他不光功课好,思想也进步,当听说武昌起义成功后,自作主张剪掉了头上的辫子。

1914年,高长虹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后来由于政治观念和校方冲突而退学自修。1924年,高长虹和高沐鸿段复生籍雨农等人组织“贫民艺术团”,并出版《狂飙》(先为月刊,后改为周刊),从此开展了“狂飙运动”。

1918年,回到盂县家里,埋头自学了五年。他选定文学创作为方向,博览群书,练习写作,为后来驰骋文坛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4年12月10日高长虹开始和鲁迅交往,并于1925年加入其组织的“莽原社”并为《莽原》周刊做编辑工作。后来两人因鲁迅的地位和《莽原》事务发生不合。

高长虹于1926年10月在《狂飙》周刊上公开指责鲁迅和《莽原》编辑韦素园鲁迅也发表文章反驳,从而与高长虹断交。

抗战爆发

1937年,抗战爆发后,满怀爱国热情的高长虹结束了求学生涯,于1938年回国参加抗战。

1941年,他不顾阎锡山等人的收买,决定前往延安。延安起初很欢迎他,特意派周扬作陪,请他到鲁艺做了一次报告。据说,在鲁艺的历史上,除了高长虹,只有丁玲和欧阳山有此殊荣。

1941年到1942年,高长虹的文艺创作激情第二次狂飙般爆发出来。他开始大量写作,频频给延安《解放日报》投稿,由于他的文字不是政治宣传,很少被报刊采用,可他仍然笔耕不辍。写作之余,看到对延安不满的地方,他就忍不住向延安提意见,引起一些上层人物的不快。康生曾怀疑高长虹是青年党(其实高长虹早在法国时就加入法国共产党,但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想找机会加以批判,只是在博古的保护下才没有得手。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高长虹收到毛泽东、凯丰署名的座谈会请柬,他却以自己是学经济的为由,拒绝与会。那以后,高长虹明显地被延安冷落。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进攻延安,延安干部开始大批转移,毛泽东于此时分别找文艺界著名人士谈话。和高长虹谈话时,不知双方说了什么,毛泽东“勃然大怒”,会谈不欢而散。


高鲁冲突

1925年8月,高长虹忽然撰文声称,他对鲁迅感到“瘟臭”,甚至想为之“呕吐”。不久,高长虹又在广告上称鲁迅为“思想界的先驱者”,鲁迅为之愤怒,撰文予以驳斥。当时,鲁迅还以为高长虹只是想过河拆桥,等到1926年11月,高长虹发表两首爱情诗《给——》,鲁迅才明白高长虹攻讦自己的真正原因。

《给——》里有这样四句:“夜是阴冷黑暗,他嫉妒那太阳,太阳丢开他走了,从此再未相见。”韦素园告诉当时远在厦门的鲁迅,这里的太阳是高长虹自喻,黑夜代表鲁迅,月亮就是许广平。鲁迅恍然大悟,认为高长虹当初“川流不息的到这里来的原因,并不是为《莽原》,却在等月亮。” 原来,高长虹谩骂鲁迅的真正原因不是想过河拆桥,也不是因为《莽原》的内部纠纷,而是因为认为鲁迅对他横刀夺爱。早在1925年5月,许广平曾给高长虹去信,欲购买其诗集,两人从此开始通信。以后的几个月里,双方通信七、八次,或许彼此表示过倾慕之情。或许许广平仅仅称赞过欣赏高长虹的文才,高长虹却以为许广平已经爱上他。

1925年7月,高长虹在鲁迅家里见到许广平,凭着诗人的敏感,他知道许广平已经钟意于鲁迅,因此决定停止与许广平通信。

当时的许广平与高长虹都是27岁的青年,双方对文艺的爱好也大致相同,或许有成为恋人的可能。但许广平早在1923年就成为鲁迅学生,对鲁迅了解更深,从她1925年3月给鲁迅的第一封信中,可以看到她对鲁迅的感情。高长虹与许广平的通信时间,仅比许广平与鲁迅的通信时间晚两个月,但他与许广平的交流却比鲁迅少了两年。此外,虽然高长虹更加年轻,他的识见及才气都远远不及鲁迅。

有趣的是,在1921年,高长虹曾在太原文庙博物馆工作,结识过一位才气超过许广平的女子,即馆长之女石评梅,石评梅后来却爱上另一位姓高的男子——高君宇

回头再说高长虹。由于身为诗人,偏爱浪漫幻想,他自认为许广平不可能喜欢比她大17岁的鲁迅,除非受了鲁迅欺骗。所以,他对鲁迅因妒生恨,终于忍不住跳出来大骂。这种行为反倒使许广平对他的好感几乎荡然无存。1925年10月,许广平与鲁迅正式确定关系。再往后,他们在上海正式同居,高长虹再不可能得到许广平的爱情。

被贬逝世

1948年,高长虹被贬到东北,住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北局宣传部后院。1946年10月19日,东北成立文协,高长虹是成员之一。草明曾经去看过他,认为他的生活虽疏于自理,神经还算正常。可据舒群回忆,高长虹早在延安时神经就不对劲,到1946年时更加不正常。

1946年11月,东北局迁到当年刚刚解放的沈阳,高长虹也跟着来到沈阳。1949年,高长虹终于住进东北旅社楼上的精神病房,虽然他那时可能还没有疯。有一次,他跑出来找舒群诉苦,舒群给他100元钱,还请他喝酒。喝酒时,高长虹忍不住哭了,51岁的男人,哭起来一定令人心酸。可是,在整个中国,除舒群等几人,又有谁能听到高长虹的哭泣?又有谁在意他的哭泣?

1953年,东北诗人侯唯动在东北旅社看到高长虹被服务员训斥,生气地喝退服务员。他来到高长虹面前,望见他披肩的银发和乞丐般落魄的样子,不由掉下眼泪。然后,侯唯动去找保卫科的人,他们说高长虹是个喜欢大叫的疯子,侯唯动当即劝他们善待高长虹。接下来,侯唯动去高长虹的房间看他,并问他为何喜欢大叫。高长虹解释说,他在无聊时用德语朗诵歌德,用英语朗诵拜伦,别人听不懂,就以为他在说疯话。由此可知,高长虹虽然苦闷至极,但到那时也还没有疯,只是苦楚无处申诉而言。

1956年,师陀在长春作协的饭厅里又见过高长虹一次,未及交谈,高长虹已匆匆离开。那以后,再也没有过高长虹的消息。估计他不久就死去了,也许临死前发过疯,虽然他本该是正常人。

着作

  • 生前出版:《心的探险》、《光与热》、《给——》、《走到出版界》等共17部,包括诗集5部、散文诗集1部、散文集1部、杂文集1部、小说集5部、合集4部。
  • 《高长虹文集》,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家庭

参考资料

  1. 高长虹,个人图书管,201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