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平飞云崖

黄平飞云崖

中文名称;黄平飞云崖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

著名景点;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

称号;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

黄飞云崖景区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县城东12公里之湘黔古驿道旁,其地有崖,状如飞云,所以得此名。古树参天,流水萦回,有拱桥一座横跨溪上。桥 东石坊岿然,上镌清鄂尔泰题额"黔南第一胜景"。 [1]

目录

发展历史

原庙传为苗民草创,每年农历"四月八",数万苗胞聚集于此,跳笙、对歌、赛马、斗雀,狂欢三昼夜。明王守仁胜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此崖。"飞云崖似洞非洞,内甚宽敞。顶上崖檐覆出,石乳倒垂。浮者若飞霞,亘者若虹霓,豁然楼殿门阙,悬若铜鼓编磐,并有狮象蛟龙、莲行阡陌、蜂房水涡之属。其下澄潭邃谷,幽深无底。岩半立大士像。有水出崖左,泻为瀑布。

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逐步完备。它既是寺庙建筑,又带有园林风味。平面布局可分为东西二院。东院的布置比较灵活,山门及皇经楼均位于纵轴线上。皇经楼之后,一反通常格局,长廊、滴翠亭、圣果亭、碑亭、接引阁等建筑物都依山傍水排在轴线两旁,形成比较开阔的空间,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飞云崖。西院的布局比较规整,月潭寺及大官厅,均自成格局。至少有8个贵州乃至全国之最,或在贵州省内具有唯一性的资源。

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

从施秉前往黄平,汽车沿湘黔公路而行。在黄平县城东约10公里处,严车嘎然而止。飞云崖到了。下车但见古树参天,流水潆洄,-座拱桥横跨溪上,桥东石坊岿然。过石坊拾级而登,便是飞云崖。它似洞非洞,内甚宽敞。顶上崖檐覆出,石乳倒垂;其下澄潭邃谷,幽深无底。岩半立大士像,有水出崖左,泻为瀑布,崖前石峰塞立,上建圣果、滴翠二亭。

主要景点

圣果亭记碑》传为王守仁所书,笔势苍劲。陪同介绍,明正德年间于澄潭旁建月潭寺公馆,清代又在崖之前后增修清风亭、大官厅、观瀑台、幽云亭、清心殿、养云阁等处,使云崖胜景更加富丽多姿。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想起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句,真是诚哉斯言。据说,在贵州境内,史籍记载最详、文人题咏不绝的名胜首推此崖。

相关视频

修建于明代的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 有8个全国之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