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花烏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花烏頭(學名:Aconitum coreanum(H. Lév.) Rapaics)塊根倒卵球形或紡錘形,不分枝或分枝。葉片寬菱狀卵形,頂生總狀花序短,有2-7花,萼片淡黃色,花瓣無毛,爪細,瓣片狹長,花絲全緣,種子長約橢圓形,具三條縱稜,8-9月開花。生海拔200-900米間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分布於中國、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

  • 中文學名:黃花烏頭
  • 拉丁學名:Aconitum coreanum (H. Lév.) Rapaics
  • 別 稱:關白附、白附子、竹節白附、黃烏拉花
  • 二名法:Aconitum coreanu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屬:烏頭屬
  • 種:黃花烏頭
  • 命名者及年代:(H. Lév.) Rapaics, 1907

形態特徵

塊根倒卵球形或紡錘形,長約2.8厘米。莖高30-100厘米,疏被反曲的短柔毛,密生葉,不分枝或分枝。[1]

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具稍長柄;葉片寬菱狀卵形,長4.2-6.4厘米,寬3.6-6.4厘米,三全裂,全裂片細裂,小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干時邊緣稍反卷,兩面幾無毛;葉柄長為葉片的1/4或比葉片稍短,長1.4-4.5厘米,無毛,具狹鞘。

頂生總狀花序短,有2-7花;軸和花梗密被反曲的短柔毛;下部苞片羽狀分裂,其他苞片不分裂,線形;下部花梗長0.8-2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狹卵形至線形,長1.5-2.6毫米;萼片淡黃色,外面密被曲柔毛,上萼片船狀盔形或盔形,高1.5-2厘米,下緣長1.4-1.7厘米,外緣在下部縊縮,喙短,側萼片斜寬倒卵形,下萼片斜橢圓狀卵形;花瓣無毛,爪細,瓣片狹長,長約6.5毫米,距極短,頭形;花絲全緣,疏被短毛;心皮3,子房密被緊貼的短柔毛。

蓇葖直,長約1厘米;種子長約2-2.5毫米,橢圓形,具三條縱稜,表面稍皺,沿稜具狹翅。8-9月開花。

藥用價值

塊根有毒,經炮製後可內服,治偏正頭痛、寒濕痹痛、口眼歪斜等症,外用可治疥癬。塊根水浸液可作農藥,防治小麥杆鏽病。

塊根(關白附):辛、甘,大溫。有毒。祛風痰,逐寒濕。 用於腰膝關節冷痛,頭痛,凍瘡。

【普米藥】延刺九救:根用於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外傷疼痛。

生長習性

生海拔200-900米間山地草坡或疏林中。

土壤多為棕壤及山地暗棕壤,植被情況良好,多為次生林、低矮灌叢或荒地。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照,耐嚴寒,較耐乾旱,不耐水澇,不適應夏季的高溫多雨氣候。春季地表溫度10℃以上開始返青,適宜生長溫度18℃—28℃,5月中旬至7月初為營養生長盛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為生殖生長盛期,年生育期150—170天。

喜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多的砂質壤土,土壤PH5.5—6.5。重黏土、鹽鹼地不適宜生長。生長前期喜水,7—8月忌水澇,低洼易澇地生長不良。

物種分布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在朝鮮、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種植整地

對於道地藥材的種植要選擇適宜的生態環境區域,黃花烏頭栽培地要選擇空氣無染染或者污染程度不高,空氣質量、灌溉用水、土壤條件均達1級以上的區域。栽培地一定要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光照時間長、乾燥地勢、土質肥沃疏鬆、有機含量多的沙壤地,不能選用低洼、鹽鹼地。栽培地選好之後,在秋季進行翻地,根據土壤自身肥力的情況,施加農家肥每畝30-45噸,播種或者栽植之前半個月進行翻地作床,翻地一定要耙細土壤,深度為30—875px,保證床面平整,根據地勢來確定床位。

繁殖方法

決根繁殖

決根繁殖主要選擇種子育苗生長至少2年的塊根或者採用野生塊根,具有新鮮的外觀色澤,飽滿的頂芽,沒有病斑、腐爛及機械損傷大小均勻的塊根。一般栽植用的塊根要>3.Ocm,頂部粗度也要超過0.125px,最適宜在秋季栽植,在栽種前可以用多菌靈浸泡。在種植時根據塊根的大小確定深度和株距,將頂芽朝上稍稍傾斜放置在溝內,蓋上超過3—100px的土壤。

種子繁殖

黃花烏頭生產上以種子種植為主,以入冬前以當年採收的種子播種為好。選擇地勢稍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最佳;向陽坡地、荒地、果園及幼林間空地也可種植。翻地後做床種植或壠植均可。床播行距15cm、深2—3cm、覆土1—1.5cm、適當鎮壓,每畝用種2公斤左右,覆土後用稻草覆蓋,保持濕潤。但低洼易澇、粘土地不宜種植。

種子繁殖選用當年採集的新鮮飽滿的種子,每顆種子一般不能低於2.8g,發芽率>75%,嚴禁使用舊種子。一般在每年的5-6月之間播種,摟平床面,按照規範的行距開溝,踩好底格,均勻的撒上種子,蓋土適宜鎮壓,播種後蓋上稻草或者樹葉以此來保濕。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前的管理防止人或者畜生踩踏苗床。針對種子繁殖則在春風較大時候要避免覆蓋物被颳走,在開始出苗時選擇傍晚的時間揭去覆蓋物:幼苗剮出土時懼怕強光的長時間照射,在床面上設置遮陰網,在幼苗出土後一個月逐漸的撤去遮陰網。

除草、鬆土、灌溉、排水、施肥促進幼苗的生長幼苗出土之後,要及時的除去雜草,確保在其生長期間田間沒有其他的雜草,除草時候並鬆土及培土,可以防止植株的倒伏的發生。不採集種子的植株在花蕾初期就要進行打頂,並追施磷、鉀肥來促進塊根的快速生長,在高溫和多雨的季節,要做好灌水和排水工作,防止乾旱或者積水帶來的病害。

病害防治

如果種植密度很大,在雨季、空氣濕度大,容易發生斑枯病。此病危害葉片,導致植株提前死亡。嚴重影響塊根和種子產量,所以應在雨季病害發生前,按說明噴灑速克靈或代森錳鋅3—4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可防治病害發生。

黃花烏頭三年生植株比較高大,可達1—1.5米,而且穗狀花序十分巨大,植株首先從基部開始木質化,遇大風或降雨極易倒伏折斷,給生產造成損失。為了減小損失,栽培上可在床間或每隔3根壠種植一行玉米,可減輕大風危害,防止倒伏。

頭苗期主要的病害是猝倒病,一般在6—7月,幼苗感病之後幼莖與土壤接觸呈有水漬狀,並逐漸腐爛或者乾枯。在種植過程中播種種植時間過早,密度過大,濕度太大、通風不良等極易導致病害的發生,按照規範的種植辦法課有效的預防其發生。

根腐病主要發病在雨季,一般在溫度高濕度大的低洼地較嚴重,病變植株葉片逐漸變黃。莖葉萎蔫,莖基部出現黑紋,最後導致塊根全部爛掉。按照規範選擇種植地,合理的輪作,可以抑制病菌在土壤中的積累。

斑枯病主要是發生在高溫多濕季節,一般從6月開始,發病的植株在初期新生的嫩尖變黑褐色,逐漸蔓延整個莖尖甚至會導致全株變黑枯死。嚴格的選地,不能連作,與豆禾科作物合理的輪作。

害蟲防治危害各個生長周期的黃花烏頭塊根的害蟲主要有蠐螬、地老虎、螻蛄等,這些害蟲尤其對子葉危害更大,嚴重時可導致幼苗連片的死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