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鼓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鼓板(两种乐器的组合)原图链接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鼓板为单皮鼓和檀板两种乐器的组合,为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鼓板由鼓师一人负责掌握。鼓板常用于昆剧京剧越剧等戏曲的伴奏。

鼓板(檀板)由3块板组成,为主要的节奏乐器之一。板鼓(单皮鼓),为打击乐器。板鼓为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硬质木料制作。

简介

鼓板,单皮鼓和檀板(一称“牙子”、“木板”、“梆板”)两种乐器的合称。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鼓板由鼓师一人掌握(左手挎板,右手持鼓签打鼓,有时放下板,双手持鼓签打鼓)。板多用在锣鼓和唱腔、曲牌的强拍(即板位)上;鼓多用在次强拍和弱拍(即眼位)上[1],或用在节拍自由的散板中。板通常只表示强拍,而鼓点则可以多样变化,除按眼位击奏外,在乐曲中还可加打花点以活跃节奏用;或为突出强调唱、念、身段动作的表现之用。鼓师为乐队的指挥,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演奏水平,还须熟记演出剧目的情节内容和全剧的音乐布局。凡配合上下场、舞蹈、亮相等表演身段;或为突出语言的句逗、烘托语气、语调和渲染情绪气氛;或为开导各种板式唱腔、曲牌;或为场次转接、戏剧气氛转换等,所用的锣鼓,均赖鼓师开导得宜,才能获得完美的演出效果。全出戏舞台节奏的控制与调节、戏剧气氛的渲染和艺术结构的统一完整,几乎无一处不与鼓板的指挥有关。鼓师指挥乐队,主要是靠鼓板打出的节奏音响并结合各种示意动作来进行。他是使音乐演奏和舞台表演紧密配合的枢纽,他所开导出的锣鼓点子,速度、力度的处理,不同点子的变化转接等,都是根据舞台演出的需要而掌握的。

形制

鼓板由古代拍板发展而成。现代通用的多由三块板组成。每块长27厘米,上宽5.9厘米,下宽6.7厘米,厚0.8~0.9厘米。中板略厚,两面是平的。盖板和底板稍薄,有一面中间隆起呈脊状。盖板的平面和中板,用丝弦缠绕两头,合并而成一体。前组两块,后组一块,板上部有两个小孔,用绳穿连。

制作

鼓板可用紫檀红木、花梨木或其他硬木制作,木材必须干燥,不能有于裂或腐朽现象,对制作的材料有很高的要求。板无固定音高,发音短促,声音坚实响亮,穿透力强。用纹理旋转的木料制作的鼓板,发音更为脆亮。

演奏

鼓板演奏时,左手执底板,使与前两板相碰而发音。底板中间隆起,下部击板部位形似人的上嘴唇,故名“板唇”,是发音高低、宽窄、闷亮的关键。鼓板常用于京剧、昆曲、越剧等地方戏剧伴奏和江南丝竹、苏南吹打、十番锣鼓、山西八套[2]等器乐合奏,是主要的节奏乐器之一,常在乐曲的强拍上击奏。在戏曲伴奏中,常与板鼓合用,由司鼓者兼操。

视频

鼓板 相关视频

鼓板手势——只作参考
成人培训班-鼓板

参考文献

  1. 戏曲伴奏乐器鼓板,中国戏曲网
  2. 【鼓吹乐】山西八大套,淘知,201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