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门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门镇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下辖的一个镇。2008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杭州龙门古镇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被评为中国文化百强镇[1]

风景名胜

“此地山清水秀 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山清水秀,胜迹众多,是历代文人墨客观光之处。相传东汉高士严子陵曾到此感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由此得名。

离村西1.5公里石塔山上,矗立着一座白色楼阁式砖塔--同兴塔。由龙门人孙昌募捐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塔高12米,六面七层,这是富阳县境内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塔之一。

龙门山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顶瀑布,高一百余米,飞流直泻,状如白练,古人有赋“云过疑崖动,溪鸣似雨来”。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游龙门后,作诗云:“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矶边泛钓槎。”这是对龙门瀑布的生动写照。山上有上、中、下三个 龙潭,上龙潭由飞瀑冲成,盛夏酷暑也似有细雨蒙蒙,清凉透人,潭畔有天然祭台石,石壁上有天然巨大的龙爪印。中龙潭深不见底,传说可通东海龙宫。下龙潭危岩飞瀑,林木葱郁,幽谷藏青,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山上还有“和尚背老娘”、鼻头石、铜鼓石、钟鼓石、锯板厂、座仓石、老鹰石、龙头石等象形奇石。

龙门山北麓一脉,几十个小山包连成一线,曲折起伏,最北一个山包,隆起巨石,形若龙头,山脉恰似一条巨龙,龙腾飞舞,护着孙权的“龙子龙孙”,于是得名洋龙山,称之龙脉。龙门山中原有两个寺院,都住过高僧,山上的寂光普照寺,建于唐代。山下的龙门寺建于晋代,是富阳最早的佛寺之一,和尚最多时达千人。寺中以显著地位,供奉一尊白发白须老者神像,人们称之为“广济龙王”。

清代龙门有十景:即杏峰插云、龙山积雪、飞瀑风雨、妙岩晓钟、龙头怪石、万庆观月、鹭鸶纳凉、万安夜雨、西垆夕阳、胡岭霞烘。

发源于龙门山的小溪穿村而过,溪畔棵棵老树横斜,座座古桥飞虹,充满着诗情画意。近年来,《流亡大学》、《书剑恩仇录》、《谁是第三者》等电影,曾在龙门村拍摄外景。

人文历史

为国家风不绝 龙门面貌日新:龙门历史悠久,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明嘉靖年间,孙濡任河南长葛知县时,遇上大旱,赤地千里。孙濡抱着“宁可绝子孙,不可绝良民”的心愿,派人到家乡变卖家产籴荞麦种子救荒。后来孙濡不肯搜刮民膏、贿赂宦官,辞职离任,百姓挽留不得,建庙祭祀,并将荞麦命名为“孙公麦”。村里至今还能看到孙濡题写的门楣--斗大的“端履”两字,是对后代的期望。造型古朴的“义门”牌楼,记载孙氏见义勇为的事迹:明朝末年,赋税繁重,不少人倾家荡产 ,孙朝献出积谷一千多石,为贫困乡亲代交皇粮,村人建此牌楼,以永记恩情。清朝被誉为“山西第一廉吏”的孙衔,更是名重一时,山西百姓曾不远万里,送匾额到龙门,悬挂 孙氏宗祠。1930年,龙门曾有中共党员10多人,建立过中共龙门支部,中共龙门区委。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是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活动的地区。龙门人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涌现了像孙京良、孙晓梅那样的革命烈士。1986年9月, 杭州市民政局公布龙门为 革命老区。

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龙门古镇日益引人注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派考古学者,文物普查队,有关教授来龙门实地考察,赞誉龙门古镇是“江南融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瑰宝”、“富春江畔的一颗明珠”。

龙门古镇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国家一级景点[2],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有 320国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到古镇旅游可让您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景致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

视频

龙门镇 相关视频

杭州龙门古镇
浙江电视台《浙1周》报道首届龙门古镇端午汉风文化节

参考文献

  1. 2019中国文化百强镇完整名单,品略图书馆, 2019-11-22
  2. 龙门古镇 感受到江南特有民俗风情,多彩贵州网,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