𠙶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峄山镇是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地处邹城市南10千米处,东连香城镇,南邻看庄镇,西与石墙镇、唐村镇毗邻,北与千泉街道、大束镇接壤,镇人民政府北距邹城市区11.5千米 ,总面积97.66平方千米 。
春秋战国时期,邾国(邹国)在峄山镇境域设都长达358年;1990年1月,改设为峄山镇 ;截至2018年末,峄山镇有户籍人口55602人 ;截至2020年6月,峄山镇下辖5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两下店北村 。
2011年,峄山镇财政总收入2200万元,是2006年的3.9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2万元,比上年增长33.7%,是2006年的4.1倍,财政支出4513万元,比上年增长58.4% ;2018年,峄山镇有工业企业35个,规模以上企业1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8个 。[1]
历史沿革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属邾国,她是古代东方的诸侯国。在侯国林立的时代,她以自身独特的文化风貌著称于世,放射出璀璨的光芒。战国中期邾穆公改"邾"为"邹",是为显示功德而改。
直到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0年)属颜庄社。清末称之峄山区,沿袭至民国初年,尔后改为第四区。
1945年邹县第一次解放为峄山区,改为第二区。1952年下设12个小乡。1958年撤区成立峄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峄山区公所,1987年撤区为峄山乡,1990年设镇(1989年11月批复)。[2]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峄山镇位于邹城市城南10公里,因境内座落着省级风景名胜区峄山,故名峄山镇。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
地形形成
境内地势东部和南部高,西部洼,东部和南部属山脉丘陵区。峄山屹立境内东部,海拔582.8米,包括大小山头10余座。凫山山系连绵起伏,层峦叠嶂,沟壑纵横,贯穿境内南部,均属花岗片麻岩,占总面积的35.2%。
气候特征
峄山镇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气温年均14℃,最高气温值39℃,持续7-10天。最低气温值-19℃,无霜期220余天,作物生长期25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因受峄山的影响,峄山之阳春早,霜晚,小麦早熟一周左右,作物生长可延长半月之久。
自然资源
峄山镇境内有花岗岩、石灰岩、红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河流有6条,总长31.3公里,均发源于峄山山麓,为季节性间歇河。除大庄河流入西苇水库外,其余均汇入白马河。地表水主要来自雨水。近年来降雨量有所减少,即使下雨,也多化为径流流失了。地下水主要是峄山断层的石灰岩水和砂岩水,一般水位较浅,水质良好,水源丰富。
人口民族
2002年,峄山镇总人口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4人。人口出生率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少数民族25人。[3]
经济状况
综述
农业2002年总产值16203万元, 比2001年增长5.3%。工业2002年末实现工业总产值3375万元。2002年基本建设投资1342万元,比2001年增长8.9%。
第一产业
截止2013年底,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玉米3.9万亩,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区,花生1.9万亩,地瓜及蔬菜各3000亩。
2013年底投资3000多万实施退耕还林10000多亩,开挖卧龙沟近6000亩,建设退耕还林区道路20多公里。目前全镇有林面积3.97万亩,其中用材林0.3万亩、经济林2.32万亩、国有林场0.6万亩、生态公益林0.4万亩、绿色通道及育苗面积0.35万亩,森林覆盖率30%。
第二产业
2013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683户,注册资金2800多万元。该镇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建有花岗石生产加工企业(点)3个,石灰石开采加工企业(点)8处,年生产加工花岗岩、石灰石石子30万方,实现销售收入2400多万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2年底,全镇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0项,交易金额2248.88万元,累计节约资金136.64万元,节约率7.3%,其中,工程类进场交易23项、交易金额2240.9万元,节约建设资金134.2万元、节约率5.65%;采购类进场交易7项、成交金额7.98万元,节约资金2.44万元、节约率23.4%,为推动我镇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4]
社会事业
文化
2014年,投资40万元新建、完善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百姓大舞台17处,提升改造镇文体中心设施,适时维修改造镇电影院。"育"人才,组建镇腰鼓队、广场舞队、舞龙舞狮队等6支民间演出队伍,邀请专业人员对各村文艺骨干定期培训,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办"活动,定期组织广场舞、书法、象棋比赛等活动。抓实文化下乡活动,确保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利用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文化演出50场。"强"投入,拨付资金5万元为镇腰鼓队、广场舞队、舞龙舞狮队购买服装、乐器、音响设备等。
教育
2002年底有各级各类学校19所,在校生6637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6637;教职工312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文化体育场所1处。
峄山镇开设了"远教青年班",为青年群众传递惠民政策信息、传授农业新知识,讲解农业新技术,及时为农村青年提供各种服务。积极报名参加"远教青年班"。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使农民群众,峄山镇青年农民把远程教育当成了致富"宝典",高兴地把远程教育称为家门口的"免费大学"。
医疗保障
医院1处,床位20张,卫生技术人员30人。
社会生活2002年支出救济金49300元。
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1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365元,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5]
名胜古迹
野店遗址
遗址位于峄山镇野店村南,系山东省史前考古文化遗址,属山东省典型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兼有周至汉代遗存。
遗址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古文化堆积厚0.5米至1.6米。1971年至1972年,由山东省博物馆和邹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660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双叠层,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100余座、灰坑17个、房址6座、陶窑2座;龙山文化的房址l座、灰坑6个。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经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约4640年至6170年之间,约略延续了1500年左右。
野店遗址的古文化层分为4层,内含大量陶片、木炭、红烧土。房址有方形,圆形,均有半地穴式建筑。部分区域墓葬密集,多呈长方形土坑竖穴,分有葬具的原始大、中型木椁墓和无葬具的小型墓,以女性单人墓葬为主,合葬墓仅占10%。儿童墓采用瓮棺葬的形式。随葬品多寡不一:大、中型墓随葬品,大都在50件至80件;小型墓仅l、2件,存有按贫富分区埋葬的情况,标志着氏族内部贫富分化日趋明显。出土文物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其生活用具为陶器,品类繁多、制作精细,采用镂孔、刻花、拧花等工艺。彩陶器用白、赭、红、黑等色,组成网状、星形、圆圈和植物纹图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生产用具是磨制精细、洁度较高的石器。装饰品多是玉簪、玉环、玉璜等玉器。
野店遗址所表现的社会生产水平及其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该遗址早期尚处在母系氏族末期;中期时父系氏族制因素开始突出,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晚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父系氏族已基本形成和确立。1977年12月,野店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邹县野店》向国内外发行。
斗鸡台遗址
遗址位于峄山镇下山村南2公里处,南部紧靠峄山,为周代遗址。因传说此处是当年邾国王亲国戚斗鸡取乐之地,故称"斗鸡台"。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遗址原面积较大,后因山水将遗址从中部冲开,形成东、西2个台子。据1980年测量,总面积1.6万平方米,今为原面积的三分之一。遗址表面暴露遗物较多,断崖上可见古文化厚度l至4米,并可划分明显层次。采集标本有陶鬲、豆、罐、盆的口沿及残石器等。陶器多夹砂灰陶、饰绳纹、较粗糙,多属西周至战国时器皿。1985年,斗鸡台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邾国故都
位于纪王城村,金代称之"纪王庄",明代称之为"纪子城",俗称"纪王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邾国都城。据《史记·楚世家》载:邾国于楚顺襄五十八年(前281年)为楚所灭。邾文公建国都于峄山之阳。此处河流纵横,山势险峻,易于防守,经几代国君扩建,成为一座壮观的新都城。邾国故城宫殿遗址位今峄山街东齐氏林前。俗称"紫禁城"。故城西南隅见台址,高八尺,方圆里许,俗称皇台。城北里许金水溪上有凫雁坡,峄山北麓有斗鸡台,东西仓,"皆邾故事"。
邾文公是邾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国君,其执政以德著称。邾国相传29世,共334年。此地自春秋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都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齐年间,邹县治迁至钢山之阳,故城逐年荒废,渐成村落。今城垣、宫殿台基尚依稀可辩,地下埋藏了大批珍贵文物。当地农民耕作时曾出土秦陶量、五株范等文物,现分别陈列在省、市博物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