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
图片来自alamy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是指在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采集的一刻开始至燃点至2008年8月8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圣火燃点期间的传递活动。首位“火炬手”是希腊的雅典奥运会跆拳道银牌选手亚历山大·尼克拉泽斯。而第二棒火炬手,亦为本次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第一名中国人,中国著名蛙泳运动员罗雪娟,与亚历山大手持火炬互碰,引燃手中火炬,成功交接圣火第一棒,罗雪娟随后再和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接力。中国本土第一棒为世界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其中唯一一位来自台湾的奥运火炬手张韶涵,在昆明进行火炬传递活动。最后由“体操王子”李宁担任主火炬手在国家体育场[1] 上空以“飞天”形式点燃主火炬台。

创举

本届夏季奥运会火炬接力创下了多项首例,包括:

  • 首度有奥运会成员(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及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因圣火传递路线周边旗帜问题,双方谈判破裂而使原国际传递路线未能依原计划经过该奥运会成员之相关城市(台北)
  • 希腊总统首次出席非本国奥运会(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外的)圣火采集仪式
  • 第二棒火炬手首次由主办国代表担任(中国著名蛙泳运动员罗雪娟
  • 圣火采集最高女祭司首次选用新人
  • 圣火采集仪式编排出新首度有男祭司
  • 首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任大使参与奥运火炬传递(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希腊大使馆大使罗林泉
  • 首度遭到大规模抗议,也是首度数次更改路线躲开抗议人潮的火炬接力。
  • 4月13日:首次传递至东非国家。
  • 4月28日:首次传入zh-cn:朝鲜;zh-hk:北韓
  • 5月2日:香港站在城门河龙舟的方式传递,是全球圣火传递历来的第一次。
  • 5月3日:奥运圣火首次传入澳门
  • 5月8日:火炬登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 5月13日后:首次利用奥运火炬作捐款赈灾。
  • 5月19日至21日首次火炬中途暂停传递3天(为悼念四川大地震灾亡者)。
  • 6月28日:奥运圣火首次于航天发射场进行传递。

火炬手

北京奥运“火炬手”总数共21,880人,中国境内传递火炬手19,400名,每人跑200米,中国境外传递火炬手2,480名,每人跑250米。

火炬接力传递路线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于2006年递交给国际奥委会审批,2007年4月26日晚,于北京“中华世纪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见证下公布。同日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接力官方网站开通。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的主题是“和谐之旅”,以“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Light the Passion Share the Dream)为口号。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000公里,包括五大洲的20座城市,参予传递火炬手达21,780人,是迄今为止线路最长、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奥运圣火传递。这是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奥运火炬第二次在全球传播。此次火炬传递至世界最高峰,即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这次的火炬接力与历届的最大不同的是所经的城市很少是“奥运城市”,而且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圣火传递。

北京奥运火炬于2008年3月24日当地时间中午11时(北京时间17时),在希腊奥林匹亚按照传统仪式取火;3月24日-30日,进行希腊境内的火炬接力活动;3月30日,在希腊泛雅典体育场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会场)举行圣火交接仪式,移交予北京奥组委;3月31日,在北京举行欢迎圣火进入中国及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举行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后,将预留一个火煄灯用作5月间具备登顶气候条件的任何一天登上珠穆朗玛峰。奥运圣火于8月6日返回北京,8月8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当晚点燃在北京国家体育场内的主火炬塔。

火炬

2008年奥运的火炬称为“祥云”,是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所设计,其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具有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主体采用红色和银色。长72厘米的“祥云”,重985克,以清洁燃料丙烷为燃料,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制造上采用轻薄高品质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的工艺,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最终,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协作完成了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于2007年1月报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后正式使用(祥云火炬近观,参看)。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场,pi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