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IS-3重型戰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IS-3重型戰車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IS-3重型戰車俄語ИС-3;開發代號703工程) 是一款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發出的重型坦克,首次出現於1945年在柏林[1] 舉行的勝利閱兵,並隨即以其優異的裝甲設計及性能震驚了在場觀禮的西方官員;西方國家也立刻著手發展更強大的戰車以對抗IS-3。然而由於該戰車在戰爭結束前幾天才開始量產,因而未能趕上任何戰鬥。也因此,IS-3通常被認為是蘇聯的第一款戰後戰車。「IS」指的是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的姓名縮寫,而「3」指的是IS系列戰車第三型;IS也是1943年至1959年間蘇聯重型戰車的正式名稱。IS-3搭載了一門與IS-2重型坦克相同的122毫米主炮,並擁有十分獨特的裝甲佈局;其車體正面裝甲的特殊造型後來被稱為「楔形裝甲」。

發展歷史與量產

1944年季夏,蘇聯開始了新式重型戰車的開發計畫。這款戰車當時被賦予「Kirovets-1(Кировец-1)」的代號。第一批Kirovets-1原型車於1945年5月建造完成。它的主炮裝有雙室炮口制動器,以及用於穩定主炮的水平楔子。主炮的射擊速率約為每分鐘2~3發。Kirovets-1可攜帶28發分離裝藥的炮彈,其中包括18發高爆彈以及10發穿甲彈。炮塔頂端裝有一挺DShK重機槍。IS-3的量產作業一直進行到1946年中旬為止。

在草擬IS-3的設計圖時,設計人員特別重視蘇聯裝甲部隊在庫斯克會戰的交戰結果,並將之納入戰車的設計重點。當時的蘇聯坦克經常會由於車體正面以及炮塔被擊穿而被擊毀。因此,當時的蘇聯坦克工程師在設計IS-2重戰車時便刻意將裝甲的傾斜幅度加大,並將炮塔做得更流線型。依照這樣的原則設計出來的成果就是IS-2戰車的正面相當傾斜,等效裝甲厚度被極大化。IS-3汲取了這樣的設計經驗;正面裝甲厚110毫米,並以前方凸起的方式安裝,以獲得最大的等效裝甲厚度;這種裝甲造型日後便被稱為「楔形裝甲」。此外,炮塔裝甲也被刻意加厚,以避免被擊穿,造成人員傷亡。IS-3的設計將會成為當代最優秀的裝甲防護。這種裝甲設計也被後來的IS-7T-10等戰車所使用。

IS-3分別於1945年和1946年生產955和600輛,總計生產1555輛。

名稱

IS-3重戰車的名稱取自於前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的姓名縮寫。然而,在前蘇聯的規劃中,有兩款重戰車同時被命名為IS-3,分別是代號244工程的IS-3以及代號703工程的IS-3;前者事實上僅是IS-2重型坦克裝備D-5T-85-BM 85毫米戰車炮的版本,而後者則是IS-2重型坦克的正規後繼型號,兩者不可混淆。

型號

  • IS-3М—IS-3的升級版。
  • IS-3К—IS-3的指揮型,裝有一具額外的R-112無線電。
  • IS-3МК—IS-3М的指揮型,裝備與IS-3К相同。

概述

IS-3的佈局相當傳統:引擎位於車體後方,駕駛乘坐於前方,乘員戰鬥艙則位於車體中央。乘員共有四人,分別為車長、駕駛、炮手及裝填手。

裝甲

IS-3的裝甲防護力在1945年時可說是最為出色的。它的裝甲主要是設計來抵擋如德國88毫米反戰車炮、88毫米KwK 43戰車炮以及75毫米KwK 42戰車炮等強力火炮的射擊。裝甲對於PaK 40反戰車炮也有相當優異的防護力。

IS-3使用焊接的軋壓均質裝甲。正面裝甲厚110毫米,左右兩側均傾斜56度;首下裝甲傾斜63度,而駕駛艙頂蓋處傾斜73度。車體兩側的裝甲皆厚90毫米;上半部傾斜60度,後方還包含了一層間隙裝甲,下半部則垂直無傾斜。後方裝甲則為60毫米厚,傾斜41度。車體頂部是以數塊厚20毫米的裝甲板接合而成。

IS-3的炮塔採用軋壓均質裝甲鑄造而成;炮塔呈半圓形,以增加跳彈的可能。炮塔側面的裝甲從底部厚110毫米,越靠近頂端厚度逐漸增加,最厚可達到220毫米;炮塔正面亦然,但最大厚度可達255毫米。整體而言,各處裝甲的傾斜幅度皆是經過計算的;蘇聯工程師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使戰車不論處於什麼樣的角度,等效裝甲厚度都不會低於160毫米。

武裝

IS-3的主要武裝為一門48倍徑的1943年型D-25T戰車炮,炮口初速為每秒800公尺。主炮左側裝有液壓式緩衝器,用以吸收後座力;右側裝有一具液氣式回流換熱器。

IS-3裝備了TS-17瞄準鏡,放大倍率為4倍,射擊視野為15度。另外,為了保持主炮穩定,車內亦裝有水平儀

參考文獻

  1. 柏林,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