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退舞台的十大匠(刘德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渐退舞台的十大匠》是中国当代作家刘德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渐退舞台的十大匠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大国工匠,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丽名片,也将激励广大职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显示出新时代有技术的工人力量。
在此,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为我们的生活劳累在一线的手工劳动者----十大匠。
<1>毡匠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毡檀”的人,是大孝子,侍奉老母时,听母亲说,土炕冰的无法入眠。他便从羊身上剪了不少羊毛铺在老母亲身下,以防潮和取暖。久而久之,身滚毛成片成块。毡檀受到了启发,经过反复研制,发明了擀毡技术,代代相传。后来。毡檀被神化,人们给修庙宇,塑泥像,奉为“毡檀古佛”。每年六月六日他的圣诞日,人们汇集在庙,面对毡檀塑像焚香叩拜。他便成为毡匠们的偶像。
解放初期,我县城乡大约有200多户毡匠,他们身背简单的毡匠工具走村串户以擀毡为生。合作社后,他们受生产队安排,夏季务农,冬季擀毡,挣工分糊口分粮。
改革开放后,这些匠人都改行成为个体工商户。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行业基本消失。城里乡外,不再用毡,而用棉花或毛做内芯,用棉布做护套成为床垫。我从老家带回十几条毛毡也无人铺,被虫搜吃烂掉扔了。
顺提一下毛匠,毛匠是用羊毛捻成毛线后,仿用织布法编织成毛织片,再用毛织片缝制成毛口袋,毛褡裢,毛袋子等。神木老城有名的王毛匠(王存则),给进城的解放军开大门迎亲人,立下了小功劳,解放后,安排工作,六十年代一直在尔林兔农场任副场长,场长。他的几个兄弟都是毛匠,或者织口袋匠,现在都去世了,也不存在此行业了。以布袋、线口袋、麻袋、胶丝袋、取代了毛口袋,毛匠自然就不存在了。
<2>皮匠
俗语称: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里我们所说的皮匠是指能缝制皮袄、皮裤、皮背心等皮衣,当然包括制鞋,修鞋的皮革工匠。
上世纪八十年代,穿皮鞋是件显摆事,给皮鞋钉上两只走起路来“噔噔”响的鞋掌便是时髦之举,完成这任务的便是皮鞋钉鞋匠,也称为皮革匠。
我们先说皮衣匠。做皮衣,首先要会熟皮子,记得老父亲在解放初就是熟皮子好手把。他叫沤皮,把整张皮子泡湿全放在沤皮大瓮里,叫大沤皮。
每张另包沤皮饭放在高温的地方一天翻腾三四次称小沤皮。这样沤十天至半月,翻看看熟的差不多了,就把皮子捞出来或小沤把沤皮饭抖利索,晾晒干后,就叫皮衣匠缝制各式样皮衣了。皮匠的工具简单,一勾一铲一尺一裁刀一针一线就能行。
皮革匠也同样,也得经过熟皮子这道工序,老办法也是沤皮熟皮,勾铲皮。不过做鞋用的都是大畜皮,各工序用的时间比较长点。
如今的修鞋已经机械化了,臭皮匠也闻不到臭味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今古传奇》中看到一则购买假皮鞋的故事,说买的一担皮鞋,路上遇到暴雨,没来得及避雨,结果0雨把一担鞋子湿透就掉下去了,此事出在汉正街。某皮鞋厂厂长造了十几年皮鞋,居然没有一双是真皮鞋。但全部以各种方式销了出去,在皮革界是不可多得的高手。
如今已机械化了,但是在街头巷尾还依旧可见被称作“鞋匠”的师傅,用一简陋的工具箱,加上钉子,钻子,锤子和几把刀子,组成他们养家糊口的摊子。他们有着粗糙的手,苍老的脸,佝偻着身躯,使劲地搓着鞋帮。[1]
作者简介
刘德功,笔名,麒麟,1945年12月生,大专文化,共产党员,陕西神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