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退舞台的十大匠(劉德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漸退舞台的十大匠》是中國當代作家劉德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漸退舞台的十大匠
近年來,我國湧現出一大批有專業技能的大國工匠,讓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麗名片,也將激勵廣大職工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顯示出新時代有技術的工人力量。
在此,我們也不能忘記過去為我們的生活勞累在一線的手工勞動者----十大匠。
<1>氈匠
相傳,古時候有個叫「氈檀」的人,是大孝子,侍奉老母時,聽母親說,土炕冰的無法入眠。他便從羊身上剪了不少羊毛鋪在老母親身下,以防潮和取暖。久而久之,身滾毛成片成塊。氈檀受到了啟發,經過反覆研製,發明了擀氈技術,代代相傳。後來。氈檀被神化,人們給修廟宇,塑泥像,奉為「氈檀古佛」。每年六月六日他的聖誕日,人們匯集在廟,面對氈檀塑像焚香叩拜。他便成為氈匠們的偶像。
解放初期,我縣城鄉大約有200多戶氈匠,他們身背簡單的氈匠工具走村串戶以擀氈為生。合作社後,他們受生產隊安排,夏季務農,冬季擀氈,掙工分糊口分糧。
改革開放後,這些匠人都改行成為個體工商戶。進入二十一世紀,這一行業基本消失。城裡鄉外,不再用氈,而用棉花或毛做內芯,用棉布做護套成為床墊。我從老家帶回十幾條毛氈也無人鋪,被蟲搜吃爛掉扔了。
順提一下毛匠,毛匠是用羊毛捻成毛線後,仿用織布法編織成毛織片,再用毛織片縫製成毛口袋,毛褡褳,毛袋子等。神木老城有名的王毛匠(王存則),給進城的解放軍開大門迎親人,立下了小功勞,解放後,安排工作,六十年代一直在爾林兔農場任副場長,場長。他的幾個兄弟都是毛匠,或者織口袋匠,現在都去世了,也不存在此行業了。以布袋、線口袋、麻袋、膠絲袋、取代了毛口袋,毛匠自然就不存在了。
<2>皮匠
俗語稱: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這裡我們所說的皮匠是指能縫製皮襖、皮褲、皮背心等皮衣,當然包括製鞋,修鞋的皮革工匠。
上世紀八十年代,穿皮鞋是件顯擺事,給皮鞋釘上兩隻走起路來「噔噔」響的鞋掌便是時髦之舉,完成這任務的便是皮鞋釘鞋匠,也稱為皮革匠。
我們先說皮衣匠。做皮衣,首先要會熟皮子,記得老父親在解放初就是熟皮子好手把。他叫漚皮,把整張皮子泡濕全放在漚皮大瓮里,叫大漚皮。
每張另包漚皮飯放在高溫的地方一天翻騰三四次稱小漚皮。這樣漚十天至半月,翻看看熟的差不多了,就把皮子撈出來或小漚把漚皮飯抖利索,晾曬乾後,就叫皮衣匠縫製各式樣皮衣了。皮匠的工具簡單,一勾一鏟一尺一裁刀一針一線就能行。
皮革匠也同樣,也得經過熟皮子這道工序,老辦法也是漚皮熟皮,勾鏟皮。不過做鞋用的都是大畜皮,各工序用的時間比較長點。
如今的修鞋已經機械化了,臭皮匠也聞不到臭味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今古傳奇》中看到一則購買假皮鞋的故事,說買的一擔皮鞋,路上遇到暴雨,沒來得及避雨,結果0雨把一擔鞋子濕透就掉下去了,此事出在漢正街。某皮鞋廠廠長造了十幾年皮鞋,居然沒有一雙是真皮鞋。但全部以各種方式銷了出去,在皮革界是不可多得的高手。
如今已機械化了,但是在街頭巷尾還依舊可見被稱作「鞋匠」的師傅,用一簡陋的工具箱,加上釘子,鑽子,錘子和幾把刀子,組成他們養家糊口的攤子。他們有着粗糙的手,蒼老的臉,佝僂着身軀,使勁地搓着鞋幫。[1]
作者簡介
劉德功,筆名,麒麟,1945年12月生,大專文化,共產黨員,陝西神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