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一张奖状(施训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那一张奖状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那一张奖状》中国当代作家施训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那一张奖状

儿时春节,跟在父亲后面到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每到墙上贴有前三名奖状的人家,父亲必是多站一会,还将我抱起来指着那奖状看,让我长大了要向这些个奖状的主人学习。我以为上学了便是可以得到这漂亮的花纸,便使劲地点了点头。父亲很是开心,将我扛到了肩上。

七岁那年,父亲将我送进了学校,开始识字、认数。也不知道是天资愚钝,还是顽劣成性,老师前面教的,出了校门便忘得一干二净。学期还没结束,我的课本便只剩几张纸了,不是被撕下叠纸飞机了,就是输给别人了(那时玩游戏输了就赔纸)。自然地,过年时也就没能拿到那张父亲视为珍宝的花纸,我也知道那花纸并非上学了就能拿到。

春节时,父亲依然带着我挨家挨户拜年,一如先前依旧领着我欣赏那些个漂亮的花纸。只是我不再如先前那般,使劲地拽着父亲的衣角,拉着他快步往外走。

开年了,我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自然地也就不可能拿到那张代表荣誉的漂亮的花纸了,再到春节,我便甩开父亲独自去拜年。

整个小学,我的成绩都是很差的,也就让父亲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尤其是五年级毕业考试,竟然没能考上初中。记得父亲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我是文盲,儿子,你可不能再是文盲呀?”还说了一些祖上的事,大多都是激励的话。

开学了,父亲送我到小学校复读,老师们都说我不是读书的料,但他还是坚持让我复读,那时我已经懂事了一些,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自此,我发奋读书,第二年顺利地考上了初中。拿到通知书时,父亲很高兴,尽管依旧没有拿到他所期盼的花纸。

初一时,成绩依旧不是很出色,不过也不是太差。初二上学期,也不知道是自己开窍了,还是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改进了。成绩突飞猛进,期中考试竟然一下子进入了班级前三名,回到家里,我兴奋地告诉父亲“大大,今年过年我一定能拿到一张前三名的大奖状。”父亲笑了笑,没有多言,看得出来父亲是失望的次数太多了,也就没了当初的那般急切。

期末考试,我又取得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自然地应当拿到一张奖状,但是奇怪的是老师竟然没有发,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是前三名的都没有发,对于别人可能无所谓,但对于我却不一样,毕竟我太需要这张奖状了。尽管发了张“三好学生”奖状,但是我并不开心,毕竟含金量不高。回到家,也就没有将这张奖状拿出来给父亲看。自然地,家里的墙上依然没有一张奖状。

后来才知道学校换了新校长,改了发奖状的制度:学期结束不发奖状,等到新学期开学典礼时才发奖状。我便急切地盼着快点开学。

开学了,学校果然举行了开学典礼,各个年级的前三名被安排在前排就座,接受表彰。当我做到自己的位置时,很是激动,毕竟只是我上学以来获得的第一份荣誉。从校长手中接过比我见到的花纸漂亮许多的大奖状,还有十元奖金,无比激动。当我手捧奖状回到座位时,那种兴奋达到了极点,也不知道后来校长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一个劲儿想着怎样给父亲一个惊喜?

开学典礼刚一结束,便骑上自行车飞速往家赶,想快一点让父亲分享这一份喜悦。还没到家,便高声喊父亲“大大,我散学了。”父亲正在扫门前的枯枝败叶,见我如此开心,便放下扫帚接过我的自行车。我将大奖状从书包里掏了出来,递给父亲“大大,您看,我没骗您吧,我考了全校第三名。这是奖状,这是十元钱奖金。”父亲将奖状捧在手里,细细端详,看到那红红的圆章,父亲确信这是货真价实的,竟咧开嘴笑了起来。父亲又大声喊起来“你妈,快出来,儿子得了大奖状了,还得了奖金。”母亲应声而出,两个人相互传看着,竟不舍得放下。

尽管新年已过,父亲却很庄重地将这张大奖状装进了相框,挂在了中堂画的边上,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原来父亲竟是如此在乎。

这是一张带给我前行动力的奖状,自此,我更加努力学习。我更读懂了父亲的心思,他是多么希望我能走上读书这条道。

后来,我又陆续拿回来一些奖状,父亲却没再用相框框着,只是贴在那一张奖状的四周。每到春节,我家也成了村里有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基地,尤其是我后来考上了师范,当了老师。每每此时,看得出来父亲总是很开心。

时间久了,别的奖状都破损了,唯有那一张奖状保存了很多年。后来父亲离世,便离开了老家,房子年久失修,镜框因漏雨受潮,奖状终是化了。

[1]

作者简介

施训洋,庐江县庐城镇罗埠学校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