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斋”的礼金(陈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不来斋”的礼金》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坚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不来斋”的礼金
集团老总即将到点退休,组织部考察干部的领导来了,要在符合条件的四个处长中选拔一位继任者。在与群众单独谈话中,得知三个月前,销售处长向瑞在集团老总嫁女庆典送过大礼,发现群众暗地里议论起潜规则。
集团沸腾了,礼金的多少是话题,“不来斋”的虚伪更是议论要害。
这里交代一下,“不来斋”,是湘鄂方言,为“不粘锅”、“不送情”、“不送礼”之意,就是从不参与同事和朋友间的红白婚丧、吉庆宴请的随“份子”活动。这是大家观察二十多年,对向瑞形成的铁律。
向瑞执着于“不来斋”的习惯,据说是他大学和从军时就萌动的初心,转业到集团工作后,从来就没有例外。起先,收到请柬和邀请,他都反复问自己,有意思吗?以钱代情有违本意,去人不送钱又失俗套,还恐影响场面和心情。算了,就图个简单,跟谁都“不来斋”。于是,向瑞从不发帖请客,也不执帖送情。却被朋友们冠以“不来斋”礼帽一顶,他也欣然戴之。
记得那年集团年终团拜会,要求中层干部带家属出席,为此,工会还专门从外地定制了一批印有夫妻名字的瓷盘。结果向瑞携带妻子的出现,让集团工会主席惊讶和慌神,工作几十年唯一的失误,却是没有准备向瑞夫妻的礼品,搞得场面有些尴尬。事后调查方知,他们半年前登记结婚,没有请客,报个年假就旅游度蜜月了。之后的事,更是离奇:从他们的女儿出生,考上名牌大学,出嫁,添外孙都不曾请客。还有高堂过世的丧葬,也没有麻烦大家。
这些年来,集团同事间的喜庆宴请,向瑞不是借故出差,就是装呆避之,好在大家习惯了,都不给他发帖。倒是前年外调进来的后勤处长不知情,在激情张罗儿子的婚事时,亲自敲响了向瑞的办公室。 大管家来了,稀客,请坐请坐。向瑞起身客气地恭迎着。
不好意思啊,我是专门给你送请帖的。后勤处长勾着腰双手齐眉,递上一帧红色请柬,掏出一袋喜糖,眯缝着笑脸。又说:下周周末,儿子结婚婚宴,请你赏光。
恭喜,恭喜啊。向瑞接过请柬和喜糖,双手作拱手礼回敬道。
婚礼过后,后勤处长怎么也想不起向瑞来过婚礼现场的印象,翻开礼簿也没找到他的名字,心里暗想:真有“不来斋”的,真抠。等我明天上班,戏弄一下他才解气。可当走进办公室,触到桌上温暖的茶杯和一盒茶叶,打听出是向瑞送的泡的时,望着玻璃杯中清澈淡绿的色汤和自由垂落的毛尖,后勤处长摇着头,打消了调侃他的念想。
不久,集团老总如期退休。在欢送会上,大家不是忙着敬酒,就是忙着送纪念品。尤其是处长们,看重老总的提名推荐,更是热情洋溢地频频举杯。只见向瑞不时跑出室外接电话,不时静坐座位发送资料,全然没有把握欢送会的契机。
干部考查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年中目标管理大会上,组织部的领导宣读了集团老总任命书。大家一片哗然,更是坚定了潜规则的猜想。
向瑞在大家异样的目光中,端着一杯清茶,挺着像门板一样的身板,搬进了集团老总办公室。在第一次集团廉政会议上,他向组织部和纪检委领导阐明了自己态度:同意销售处副处长自降职务的请求,却不同意公开张贴其书面检讨的申请。
正当群众默认游戏规则时,一则冒名送情的道歉信在集团微信群里悄悄传开。[1]
作者简介
陈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