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夏,也稱"華"、"夏" 或 "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從考古來看,華的概念與仰韶文化有關。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 。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覆,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面。

比較著名的華夏始祖有: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 堯、舜、禹等 。其中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記載: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 ,華夏先民在黃河、長江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華夏

外文名稱 Hua Xia、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注音 ㄏㄨㄚˊ ㄒㄧㄚˋ


含義1 原為古代中原地區的自稱

含義2 後演變為古代中國的別稱

詞語出自 《尚書·周書·武成》

簡要介紹 華夏部落,傳說以炎帝黃帝為共祖 ,相傳武漢黃陂區(也有其它地區說)西陵嫘祖(黃帝配偶)桑蠶養殖發明絲綢華服為華夏文化形成鋪墊。

炎黃 傳說黃帝和炎帝在古代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九黎首領蚩尤,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聯盟,華夏部落的來源基本固定。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資料與夏、商、周的立都範圍,華夏先民大體活動於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西到甘肅東到東海)。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大汶囗文化、裴李崗文化、屈家嶺文化等史前文化被考古認定為華夏先民所創造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中原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遠古傳說,描述了華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成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皆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大禹更是黃帝嫡系血脈。

古代華夏的鑑定嚴格以血統和禮義為基礎,後來華夏則逐漸成為九州及漢民族的代稱 ,黃帝成為當代中華民族的血親始祖 。

起源及歷史 上古 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中國奠基性的,以宗法制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三皇時期 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三皇也是這樣的神。關於三皇確指何人,史學界一直存在着兩種觀點。一說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一說指伏羲、女媧、神農。不過,通常說法是指燧人、伏羲、神農。

為什麼說燧人、伏羲、神農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據史料記載,三人被尊稱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而"氏"的原始意義是神只之意。此外,三人皆有異象,皆聰明過人。

相傳燧人氏聰明異常。而伏羲的母親叫華胥,因為在雷澤(今屬山東菏澤境內)這個地方踩了大人的腳印而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長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說是人首龍身,他智勇雙全、力大無比。他自稱"龍師",並將龍作為華夏部落的族徽--圖騰,後世漢族自稱龍的傳人大概就緣於此。

關於神農氏,《春秋緯·元命苞》中說他是"人面龍顏",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個時辰就會說話,五天以後就可以走,七天以後牙齒就長齊了。再者,從其三人那超越人類智慧的諸多行為看,非是剛剛造出來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背負着教化人類使命而來到人間的神。

五帝時期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源頭之一華夏部落在黃河、長江 起源並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神農部落。

黃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舉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須與之較量,於是誕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戰,炎帝和黃帝部族沒兵戈相見,而是通過廟堂的論戰來判定輸贏。阪是古時一種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黃帝雙方一邊都有一個土池,每一個論點誰贏了,誰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會流入傾斜的一方,直到誰的池水先滿,誰就為最後的贏家!

為什麼炎帝和黃帝會產生這樣一種輸贏的方式呢?因為炎帝和黃帝都為一家,後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而不是殺的你死我活,最後炎帝的小宗歸為黃帝的大宗,所以從黃帝開始,尊黃帝為人文始祖,華夏道統的象徵。而後的華夏文明其實就是在炎黃血脈之內的一種解釋,一種陳述,故不強調血脈,以人文判定!所以漢族王朝歷來就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清君側,而不是滅族的形式!採取滅族的一定是外來的異族,因為他們不在華夏血緣共同體內!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於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部落名,以與"蠻、夷、戎、狄"等部落相區別。但是,這時夷夏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前770~前476)時,夷夏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宗族氏族,非民族)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戰國時,秦、齊、燕、韓、趙、魏、楚等諸侯國同稱諸夏,是當時強大的華夏諸侯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當時華夏文化共同體的分布區域北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等廣大地區。

秦之後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並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隨後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統一國人思想有了大一統概念,漢民族開始形成,而"華夏"這個稱呼逐漸成為漢民族的別稱。

現代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將"華夏"作為中國人的別稱,將中國稱之為華夏或神州。

人文歷史 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說無論是中原地區的民族,還是邊遠地區的民族,都對周武王表示順從。其中的"華夏"是指中原地區的民族,即後來的漢族。

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覆,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漢民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在古代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蚩尤,把聯盟勢力擴大至現代的山東境內。華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黃帝集團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覆,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以區別四方部落(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世被用作漢族和外族的稱呼。華與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文明 華夏文明亦稱漢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黃河文明的代表則為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南部紅山文化。周從殷禮,對殷商文明存在着繼承關係。

傳統的思想認為,在黃河流域產生的農業文明,受到歷史時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不斷向長江流域農業文明過渡、發展。長江流域農業文明是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繼承和發展。黃河流域早期農業一般主要是種植粟,長江流域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在大地灣遺址的發現黃河流域農業文明區域和北方草原遊牧文明區域有一過渡地帶,這一地帶也是後來農業民族和遊牧民族相互爭奪的主要區域。

華夏之光成為中華文明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