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鶴呈祥」的地方(張水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鶴呈祥」的地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四鶴呈祥」的地方》中國當代作家張水源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四鶴呈祥」的地方

中國文化中的「鶴」,有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徵。福建南平江濱公園九峰索橋、劍州大橋簇擁的防護堤上,有座雕塑曰「四鶴呈祥」,我常見許多男男女女樂在其周圍翩翩起舞。

據《南平縣誌·城市志第五》載:「今西門門外,有四鶴橋坊。相傳有古柏千年,鶴巢其上。番國識者取為香,燃煙中,有四鶴翔舞。」 聽前輩說,為了銘記四鶴給里人帶來的祥瑞之兆,百姓曾在四鶴翔舞之地立過「鶴碑亭」。我居住的街道也因之得名「四鶴」。

西門門外,老南平人多叫「城牆下」,1980年公布的縣級《南平市地名錄》為「四鶴巷」。這裡有一條不叫溪的「流水坑」,寬五米左右,水從金山塔滴水門方向蜿蜒而下,經三元坊靠近城牆下入西溪匯閩江。建國初,此溝也被說成南平的「龍鬚溝」。妻子告訴我,她大妹妹就出生在四鶴巷的土木樓房裡。每到洪水季節,水進人退,水退人進。一位老朋友對我回憶說,平時這坑的水還行,越往上越清,他年輕時下水撿過石頭。

我記事起,南平市延平公社的社址就在西門城牆上紫芝小區這「老地方」,前門靠人民路,後樓落腳四鶴巷。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在這上了幾個月班,就下鄉到上洋長期包隊去。當時,靠近「流水坑」的後樓近似危房。次年,延平公社搬到梅山的中山居委會重建樓房。再後來,取代延平公社的南平市城市工作委員會也撤銷,時逢紫芝小區舊房改造,我在延平公社的家,移到「老地方「。彈指間,不覺已過了30個年頭。牛年春節,紫芝小區有位九十多歲的老同事給在北方「就地過年」的我打來電話,說起延平往事。我感恩老先生前幾年主動為民間社團操辦的文化講座,也收藏他因此揮毫潑墨的書法作品。

四鶴街道及紫芝社區的這塊地,在上世紀後半葉曾被人們記憶為「災民區」,南平的舊城改造是從此開始的。我搬來初,有位電大同學羨慕地說,這輩子能住上這樣的房子,也就知足。只過十多年,我到那老同學的家,是他所在單位的職工住房,不僅面積比我大一倍,室內格局、室外視野,與我的住房都是跨世紀的差別。

差別在不知不覺地變化着。走上走下的居民也發現:紫芝小區人民路這頭原先簡樸的半地下層商業網點,現在一年四季吸引着本地、外地追求時尚的雅客。又見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帶着自己的「寶寶」常來常往。四鶴巷那邊的「流水坑」,加上「蓋」闢為延城第二條步行商業街後,不寬也不長的里弄小巷,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搖身變為靚妹、帥哥們浪漫休閒的網紅打卡地,「霓虹燈下的四鶴呈祥之巷」。

我當然知道,居民們還不滿足「設施陳舊」的紫芝小區樓與樓之間的綠化、美化有所變化。近來,人們欣喜地發現,延城東山那邊的天官嶺小區已經從「設施陳舊」蝶變為配套5G設施的「智慧型」居民小區。大夥期盼着咱居民小區新時代的「家園蝶戀」。

「四鶴呈祥」在延平四鶴,連起閩北和祖國大地。

延平區四鶴街道是城鄉合一的街道,從閩江起點到沙溪口水電站,又深入到茫盪山溪源頭,面積有36平方千米。這裡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如毗鄰「四鶴呈祥」雕塑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延壽門樓前,立有「延平王軍政生涯起點」的勒石。明、清「延平府衙」原址上的南劍州大劇院,串起西門外的四賢公園、四賢街,疑似讓咱穿越時空,走進和了解「理學名邦、文武延平」:「延平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 承前啟後了中國古文化,民族英雄鄭成功在這演兵條陳,提出「通洋裕國」……

我常在「老地方」登高眺望城區這片天地,「 雄關虎踞三江口,秀水龍騰雙劍潭」「一城山水一城樓,滿眼清新滿眼畫」。又朝向山裡的上洋村,改革開放前,這「家家忙種糧,吃飽要幫忙」。如今「從窮山村到都市後花園」,我退休前,村辦的景區榮獲「溪源峽谷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咱與閩北的和海內外都市來的男女老少,都喜歡走在南平溪源峽谷的路上。這裡有「溪山第一」「溪源仙境」和「並君攜手,碧水丹山開笑口」的實景,這裡有難以數清的珍稀野生動植物且融入茫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有我難忘的與「原住民」相處的故事。我曉得是他們用愛心與智慧不斷保護和耕耘着自己的鄉土,用青山綠水換來取之不竭的祥瑞之果。

我深知,在「四鶴呈祥」的地方,咱們百姓將為自己明天的幸福生活可持續地奮力翔舞。[1]

作者簡介

張水源,1953年生於福建延平。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