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看透”与“看破”(老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看透”与“看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看透”与“看破”》中国当代作家老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看透”与“看破”

“看透”与“看破”,一字之差,境界迥异。我以为这分别是哲学与佛学的概念,二者存在着联系,但最终因看而选择的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却有着云泥之别,“透”而不“破”是明智,“破”而不“透”是仓促。哲学是让人聪明的,是确定你的价值取向的学问;而佛学,包括佛法,是让人“放弃”的,从而走向空灵无虑的自由之境,是避世之学。当然这也要看你究竟想选择什么。很多人辨识不清二者的分界,总是在矛盾的世界里不知所措,晕头转向,或者破坏自己的生命逻辑而陷入无序;或走向极端而遁入空门。其实本来你可以不动声色地活得更好,反而被你自己弄得很糟糕了。

说一个现实的苦恼故事吧。那年我的一个学生大四毕业了,回来看我,与我叙旧,感觉我有点可靠,或许是感觉我是过来人,就说起了自己的恋爱方面的苦恼。他进校的一个月就瞄准了一个女生,而且找机会靠近了,一处就是四年,几乎每个周末,他把时间都给了那个女生,他也从中得到了异性带来的温暖与满足。毕业离校这天,她没有任何前兆的告诉他,我们就这样吧,以后别想起我。然后,头也没有回地登上了南去的高铁,消失在茫茫的都市里,电话也换了,也不知道她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一切都成为新的陌生。

他说她太无情,太不近人情,太水性杨花,太不尊重人,太自私,太自我,太可恨,太虚伪……每一个“太”字都带着刻骨的恨意。

我问,那么你怎么用“太”字表达你自己呢?他说,我太痴情了,太善良了,太诚实了,太男人了,太迁就了,太无能为力了……他说:“我算是看透了她,看透了女人!”

我马上毫无同情地说他,你根本没有“看透”,你带着这些恨意是会影响你的思维和逻辑性的,不可能看透了。他表示愕然,也带着惶惑。

我问,你想去那个陌生的城市,一家一家单位地寻寻觅觅她么?他说,想,但已经感觉寒心了。我说,你想重续那段浪漫姻缘?他说当然想。

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还是没有看透。你嘴上给那个女生很多“太”的不当评价,那是泄愤,不是理智地“看透”。其实,那个女生很好,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可恶可恨。他说,那我应该去追求她么?我说,你已经乱了方寸,怎么去追求,爱情是感性的,感性首先是自然的,你已经违背了自然,追不到的,即使你可以在某个城市里找到她,她也不会跟你走了。

难道我不成熟?他提出了一个“自观”的问题。我说这就对了,你的确还不成熟。变老并不等于成熟,你虽然老了几岁,但还不成熟,真正的成熟在于“看透”。不过,你已经走近“成熟”了,起码你还没有“看破”。

看透是从事相上说,是就事论事,是究理;看破是从性理上说,得出遁去的结论,是取向。

如果你这样看,这个女生断然离开了你,那是她意识到你已经不适合她了,这是对你的尊重,与其不爱,还与你“丝连”,岂不是更伤害了你?这是最有性情的分手,这样的性情源于对你的了解,四年啊,她很理解你了。这是非常伟大而朴实的人性,体察了你与她的感情能不能进行到底,她的人性觉察是明智而透彻的。她没有“杨花”,如果就是马上跟另一个男生相好,也不能说就是“杨花”,因为“杨花”是在四五月间才飞扬的,现在已经是九月了。每个人都有本能地“趋利避害”,那女生是权衡了你与她的过去与未来,才做出了分手的决定,这才是为你考虑,既不自私也不自我。她也不可恨,你觉得“可恨”可能就是这四年浪费了你的感情,你必须知道她也在投入,一定不会是虚情假意,否则她痛苦两年就应该与你分手了。她如果到另一个城市还给你一条短信问候你,那才是“虚伪”,人家已经果断地说“我们分手吧”,是不是?

他被我批驳得体无完肤,有些受不了。我本想再来对他的“太”做否定,但看他痛苦的样子就作罢了。但他突然好像“看透”了一般,握住我的手说,真的是这样!过去她适合我,将来不适合我了。我没有必要问他为什么,这些是他自己的事情,看透就可以了。

我想起了一个比喻。人生有诸多的可能,危险,困难,艰险,挫折,失意,惆怅,丧气……它还时时充满了诱惑与遐想,充满了美的憧憬和渴望。就像在步行间路遇一朵娇艳的野花,于是我们便驻足观赏却忘了前行。就这样,一朵野花便将我们迷惑,陶醉之中忘了自我。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掉进爱的深渊,幻想着爱情的绮丽和美妙,于是我们便忘了肩上的责任,沉醉在爱情的憧憬里,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当初的誓言,以为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死去活来,不能自拔。

一个人可以被诱惑过,但不能把诱惑看做是野花的可恶,因为你没有看透你自己,“看透”,才是一个人可以臻于至境的必经之路。如果简单地说,或者自我呢喃一句“我们没有缘分”,这也算是半个“看透”了。

看透,就不能把过去失去的都看做了失意,就像爱情,以后你的爱情都没有当初的那个好,多少年之后,你打开你深藏爱情的那个坛子,揭开了,你感觉还是那样清新温馨,还是那样激动人心,那简直就是太自我了,其实,那个装在坛子里的爱情早就变味了,很不新鲜。只是你自己还以为可以让你的心震颤几下,爱情是在当下的,拒绝过往的。这是真理,这就是看透。

那过去的是什么?我说,那就是一段故事,不管有没有波澜,还是如止水一般,因为你处于其中的日子太长,别的故事都被你所谓的“爱情故事”遮盖了,抹去了,所以还记得这个故事,那是故事在你的头脑里铭刻得太深,而不是爱情

我告诉他,你以后还会有更加鲜美的爱情故事,一定可以将以后的“故事”真的变成了“爱情”。如果你看透了,你就提升了自己的哲学境界,因为这可以决定你今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可以再焕发青年的魅力去寻找自己的爱情故事;你看不透了,只能在痛苦里痛恨别人,不原谅自己,四年的浪漫时光可能还要换来四年的疗伤

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故事,就像谁都年轻过一样,年轻人只能在无奈里才去顿悟,才看透了,也有并非看透就可以重新达到另一个境界,只是淡忘,打磨,以至于通过重新的选择而使自己遇到,或者主动选择而找到自己人生的爱情故事,从而回归真正的生活,未必因看透才能过日子,简单地说,心放宽点就过去了。

何时没有“花”?刺骨的冬天还有梅花,春天还有杨花柳花,夏天那是花的世界,不是有“灿若夏花”的说法么?秋天的花少,枫叶也是“花”,除非从此你把自己禁锢在一个“无花”的世界。哪里没有“花”?你到荷兰,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让你闪眼;你去朝鲜半岛,天女木兰花、木槿花会让你流连忘返;你到了日本,那就是樱花的天地,会让你只要睁开眼就听到“洒哭啦”;你去泰国,那里的“金链花”,会让你仰的脖颈都痛,会担心颈椎病会发生;你到了孟加拉,满池的睡莲花,让你想一下子跳进水中,与之同眠……只要你有一个再有勇气赏花看花的心态,到处都是“花”,只要不来“灭花”“摧花”行动,你的眼前不会少了花的世界。

[1]

作者简介

老才,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