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灯节”吃圆子(顾永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过“灯节”吃圆子》是中国当代作家顾永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过“灯节”吃圆子
高邮民间流传有“上灯的圆子,落灯的面”的民谣,意思是说正月十三“上灯”这天,当地的人有吃圆子的习俗。 圆子,因为其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含有吉祥喜庆的寓意。
高邮,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域,盛产稻米,所产糯稻,加工成为糯米粉,是做圆子的原料。记得小时候,奶奶一般在进入腊月以后,买来糯米用淘米箩洗淘干净,然后放在大号头盆中“酥”上半天,待洁白的糯米颗粒有些酥软时,送到有碓的店家去“冲对”( 也称舂米粉)。“冲对”,靠脚踏装着铁制“碓牙”的木制碓马,冲击放在石臼内的糯米,将米冲击成米粉。糯米粉加工成功后,奶奶要将糯米粉用细筛再筛一遍,筛下的米粉粒掺些粳米用来煮粥吃,煮好的粥浓稠稠的带着糯米的清香好吃得很。奶奶在朝阳的地方用长凳搁着竹匾,竹匾里盛着糯米粉,用竹筷将糯米粉摊平,晒上几个晴天,晒干的糯米粉装在用“白大粗”棉布缝制的布袋里,随用随取。那时,小城每逢进入冬季,几乎每家的大门口院墙边都晒有一匾子一匾子的糯米粉面,洁白的粉面让走过的行人看得双眼直打晃,成为邮城一道靓丽的风景。
冬天,奶奶从南门大街的肉案子上买来猪板油,用刀切成猪油丁,拌上白糖,放进瓷罐子封口腌制,待腌至一个
月的时辰,那种带着甜美又透着荤油香味的圆子馅就制作成功了。青菜肉馅的圆子,是将青菜、鸡蛋皮、茶干用刀分别切碎,猪肉切成肉丁,加入香油、酱油、盐、糖等调料拌均。灯节这天,奶奶系上围裙,洗净手,从面袋里取出糯米面粉放进绘有喜鹊登梅图案的面盆,加水将糯米面粉和成面团,放置一段时间“醒一醒”。奶奶搓制的圆子有大小两种,小的是用纯糯米面粉搓成的实心圆子,大的是内裹着馅的圆子。带馅的圆子,又分为用白糖腌制的荤油馅和青菜肉馅。
灯节这天待到夕阳西沉,邮城人家张灯结彩,许多人家在屋外挂起各式彩灯。奶奶将一匾子大大小小的圆子放在灶台上,大火将水烧开,圆子下锅,用炒菜的铜铲贴锅底将沉底的圆子炒离锅底,这样圆子不会粘在锅底易于煮透。蒸气夹带着圆子的清香钻出锅盖弥漫在锅屋,揭开锅盖,一层白胖的圆子随着沸腾的水在锅中漂着漾着,浇少许冷水激锅降温,再次烧开水用小火让圆子在开水锅中“养”了会儿,圆子熟透了,大大小小的圆子挤满锅中,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显现着喜庆祥和的景况。带着蓝色边圈的青花三泓碗排放在灶台上,奶奶用汤勺给毎只碗盛上四小四大的圆子,说是“有大有小好过日子,四四如意讨个好兆头”。一家人围着八仙桌而坐,圆润滑溜的汤圆漾在碗中,用筷子挟着一只放在嘴边,只轻轻一抿浓浓的馅汁便流了出来。“慢点吃,别烫着”奶奶紧忙笑着叮嘱一句,话语中透出老一辈人对晚辈的关心和关爱。“好吃,再添,锅里还有,今天管吃够”,奶奶又说了一句话,我这才发现,奶奶的那碗圆子一只还没吃,就光顾着看我们。
如今,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有许多年了,当年奶奶额头闪着汗珠,脸上含着微笑看着我们吃圆子的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就好象昨天发生的情景,清晰而温馨。[1]
作者简介
顾永华,网名东方笑,江苏高邮人,高邮市文联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 1988年起,陆续在报刋发表小说、散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