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酒色财气”的警示(刘长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酒色财气”的警示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酒色财气”的警示》中国当代作家刘长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酒色财气”的警示

时候,看到一则关于“酒色财气”的故事,当时只是感到很意思,一笑而过。几十年过去了,我已青丝变白发,经历得多了、见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领悟得多了,有资格喝二两小酒跟年轻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再看这个故事,给我更大的启迪,也更佩服先人的智慧。

下面,我就给读者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没看过的看看,想通了,定有收益;已看过的重温,再体悟,定有新感受:

话说北宋年间,一天,苏轼到东京卞梁大相国寺找他的好朋友——著名和尚佛印玩耍,但佛印跟别人玩耍去了不在寺里,苏轼便在寺里瞎游闲逛起来,忽见寺院的墙壁上有一首佛印笔体写的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面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

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略一思考,高喊小和尚笔墨侍候,挥笔和诗一首:

“饮酒不醉是英豪,

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

有气不生气自消。”

不久,皇帝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同游大相国寺,看到佛印和苏东坡的诗,心头一动,便命王安石和诗一首。

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且见多识广,于是稍做考虑,一挥手,秘书上前递上已蘸饱墨汁的毛笔,题诗一首:

“无酒不成礼仪,

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

无气国无生机。”

神宗看罢,接过早已等候在旁边的翰林双手捧上的大笔,题诗一首: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

气是太极定阴阳。”

四位高人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和不同维度,写出同一个道理:树立正确的“酒色财气”观,采取正当的方式对待“酒色财气”,“酒色财气”便有利于人、有利于家、有利于国、有利于社会,而把握不好,便酒乱性、色蚀骨、财惑心、气促狂——酒色财气乃四欲,多少英雄倒此地。

有一天,我在网上又看到了一首有关“酒色财气”的诗,便抑制不住要把这首诗告诉更多的人的好意和良苦用心,便打车去了离我家二十多公里远的一座寺院,掏出自备的笔砚,在墙上刷刷刷挥笔写下那首诗,并自拟题目为“酒色财气警示诗”:

“酒是穿肠毒药,

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

气是惹祸根苗,

看来四字有害,

不如一笔勾销。"

这首诗给别人起没起到警示作用我不知道,但绝对给我起到了警示作用,而且是用五百元买来的警示:千万不能在人家的大白墙上乱写乱画![1]

作者简介

刘长虎,中共党员,政法学院毕业,从警17年,现工作于大庆市民政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