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與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觀龍湫》

與石岩方常簿游白水塘觀龍湫》是宋代蒲壽宬的作品之一。

目錄

詩詞原文

孤燈照不寐,獨起行繞床。 命駕欲千里,千里債已償。 可憐太拙計,弗學時世妝。 癖嗜鐫聱牙,拄彼枯賢腸。 柴桑賦移居,取友勝面牆。 奇文與疑義,相與窺抑揚。 願給薪水役,懷此一瓣香。 自分參也魯,或笑道士狂。 吁嗟古之人,踽踽而涼涼。 我不欲富貴,修短由上蒼, 齊奴爾何事,彭祖今何方。 莊周蝶體態,淳于蟻侯王。 龍湫一瞬息,珠琲萬斛強。 泛泛蓮葉舟,淼淼白水塘。 薜荔為我衣,芙蓉為我裳。 握石為我飴,採菊為我粻。 興懷自千載,有酒且一觴。

個人簡介

蒲壽宬,字鏡泉,號心泉,福建泉州人。回族,祖籍阿拉伯,信奉伊斯蘭教,其先祖於南宋初徙居廣州,後定居泉州。蒲壽宬在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出任梅州知州。明代郭棐《粵大記》卷一○記載:「蒲壽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儉約,於民一毫無所取。」他愛護百姓,勤於政事,曾勸農,作詩贈程鄉縣令趙委順,以古代七位人格高尚的賢人來共勉。他汲兩瓶曾井水,放置在案右以自警,並建亭於井上。曾井為五代後漢程鄉縣令曾芳所鑿,投藥井內,以預防瘴癘,民受其惠。時人楊圭進士題其亭曰:「曾氏井泉千古冽,蒲侯心地一般清。」咸淳十年,蒲壽宬秩滿,被宋廷詔任吉州知州,他見南宋氣數已盡,不赴任而返回泉州,隱居法石山。


元末明初張以寧在為蒲壽宬之孫蒲仲昭所作的《蒲仲昭詩序》中說:「蒲為泉故家,自其祖心泉公已以故梅州守察宋國危,遂隱身不出,讀書泉上,遺詩若干卷。」入元後,蒲壽宬「不臣二姓」,是一位具有高尚節操的南宋遺民。他也是一位受儒家文化薰陶很深、漢化程度很高的文人,能詩而被時賢推重,著有《心泉學詩稿》,現存六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其詩曰:「今觀其詩, 頗有沖澹閒遠之致, 在宋元之際, 猶屬雅音。」[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