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用宽其意》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用宽其意》唐朝·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是杜甫反映现实情况最早的诗歌;开头叙暴雨成灾,郡国嗷嗷,堤防之患,主事所忧;接着描写想象中山东、河北洪水汹涌情状,也是河南一带惨重灾情的真实反映;最后戏为大言以宽慰其弟。全诗铺写灾情的严重,表达了治服水患的理想,夹杂了个人遭遇的阴郁苍凉的情绪。相较于杜甫成熟时期的作品,此诗在情感表达上还显得空泛。
作品名称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作品别名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二仪积风雨⑴,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⑵,遥连沧海高。
职司忧悄悄⑶,郡国诉嗷嗷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⑸。
尺书前日至⑹,版筑不时操⑺。
难假鼋鼍力⑻,空瞻乌鹊毛⑼。
燕南吹畎亩⑽,济上没蓬蒿⑾。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⑿。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⒀。
白屋留孤树⒁,青天失万艘⒂。
吾衰同泛梗⒃,利涉想蟠桃⒄。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⒅。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二仪:天和地。积风雨:久雨。
⑵坼(chè):即决口。
⑶职司:职在防河的有司(官吏)。忧悄悄: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忧愁的心情难以消除。悄悄,忧愁的样子。
⑷“郡国”句:言灾区的地方官吏诉说灾民嗷嗷待哺的惨况。
⑸簿曹:官名。
⑹尺书:书信。古时写信用一尺见方的绢,故称尺书。
⑺版筑:用两块板夹土,捣实。此指筑堤坝。不时操:是说无时无刻不在筑堤。
⑻假:假借。鼋(yuán)鼍(tuó)力:《竹书纪年》称,周穆王起兵,行至九江受阻,呼来鼋鼍作桥梁。鼋,元鱼。鼍,鳄鱼。
⑼瞻:仰望。乌鹊毛:《尔雅·翼》称,每年七月七日,乌鹊到天河上为织女架桥,头上的毛皆被踩落。
⑽燕南:河北省南部。畎(quǎn):田中小沟。
⑾济上:济南兖州一带。
⑿“螺蚌”二句:言大水久不退,以致螺蚌蛟螭诸水族横行陆地。九皋,深泽。
⒀“徐关”二句:言水势之大。徐关成了水府,碣石小若秋毫。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
⒁白屋:百姓住的茅草屋,为水所冲,故只留孤树。
⒂青天:没有狂风暴雨的天,但还是有许多船只失事沉没。
⒃泛梗:《说苑》:土偶谓桃梗日:“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必浮去,泛泛乎不知所止。”由于诗的内容是写大水,同时杜甫这时还是一个没有职位的野人,所以自比“泛梗”。
⒄“利涉”句:言尽管我如泛梗一般无能,但还是想涉过人水去摘取蟠桃。《山海经》:“东海度山有大桃,屈盘三千里,名曰蟠桃。”
⒅“却倚”二句:言要用蟠桃为饵,把大鳌钓上来。掣,就是制服。传说巨鳌能致河溢之灾,故杜甫有此想头。杜甫说这种大话,意在宽慰兄弟。巨鳌,传说中的大龟。
白话译文
天地间风雨不止,条条山谷倾泄着波涛。
听说黄河已经决口,高高的水浪与远处的大海连成一片。
治水的官吏忧心忡忡,灾区的百姓哭诉哀号。
弟弟屈身在临邑县供职,官为主簿负责防治河水。
前天收到你寄来的信,信中说你们正在紧张地加固堤防。
难以借助鼋鼍之力抵御洪水,徒然仰望鸟鹊前来搭桥。
燕南地区庄稼全毁,济南兖州蓬蒿皆没。
螺蚌无数,生满城外;蛟螭肆虐,在深泽中横行。
徐关沦为深深的水府,碣石山变成小小的秋毫。
百姓的茅屋被水冲走只留下孤零零的树木,青天之下竟有许多船只失事沉没。
我身体衰弱形同漂浮的桃梗,却仍想涉过大水去摘蟠桃。
摘来蟠桃当作钓饵,倚在天边钓起那酿造水患的巨鳌。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秋,这年黄河泛滥,河南河北二十四郡遭受水害。杜甫之弟杜颖为主簿(掌管文书、办理事务的官职),适遭洪水之害,便去信给杜甫陈述灾情。杜甫写了这首诗,以宽解其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