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卷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卷書》The Panchatantra

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話集,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被印度皇室作為政治和修身的課本,是一座智慧寶庫。

修身、齊家、治國法則,以及為人處世和交友智慧,風靡世界逾千年之久,因其趣味濃郁的內容獲得普通人民的喜愛,並用於學習為人處世之道。

自序

說某城市有一國王,生有三名王子,都不愛讀書。有位大臣推薦一婆羅門教導其子。婆羅門便以講故事的方式教育他們,這些故事便是《五卷書》。

德國第二、三次吐魯番考察隊曾在吐魯番盆地發現回鶻文《五卷書》寫本,今存9件殘片,前8件藏在德國柏林州立圖書館。

作者簡介

毘濕奴 • 夏爾馬Vishnu Sharma。

據說是印度學者和作家,被認為撰寫了Panchatantra寓言集。

Panchatantra的確切構成時期尚不確定,估計範圍從1200 BCE到300 CE。 學者將他置於公元前3世紀。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很多人知道是《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书,而仅次于《圣经》的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但是要说到《五卷书》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说,恐怕连《圣经》都要屈居第二。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自20世纪50年代初版后绝版至今,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新盛装上市,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五卷书》的形成也颇具故事性:印度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从此,《五卷书》"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作为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智慧宝库,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例如:

不管是怎样无足轻重,许多东西联起来就保证胜利。

用一些草就可以搓成绳子,用这绳子连大象也能捆起。

谁要是不把敌人和疾病在刚发现的时候就消灭掉,

即使他非常有力,等到他(它)们壮大了,仍然会被打倒。

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或轻视,

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

对一个有本领的人,哪有过重的负担?

对一个有决心的人,哪有过远的距离?

有本领的人用自己的本领来获取名声,出身有什么关系?

……

如此不胜枚举。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五卷书》虽然成书于近两千年前,但是翻开书却发现,这些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句句直逼当下,当我们不得不叹服于古人的智慧时,也会心生感慨,原来世界和时间就是一个圆,不断循环往复,不断犯错不断纠错。不知李安导演是否看过《五卷书》,但他在谈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也曾对印度的故事高度赞誉:"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输给它。"

但愿读过《五卷书》,我们能多一些智慧,人生少一些弯路。

古代印度皇室必读书 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

多达五十多个翻译语种 影响遍布全球

季羡林先生高度赞誉 首译中文全本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

世界上所有民族里产生寓言和童话最多的就是印度,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话很少不是从印度传出来的。

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书》,它被印度皇室作为政治和修身的课本,是一座智慧宝库。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是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其中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作品

Panchatantra是歷史上翻譯最廣泛的非宗教書籍之一。

《五卷書》被翻譯成中間波斯語/巴列維通過在570 CE博蘇亞並進入阿拉伯在750 CE由波斯學者阿卜杜拉伊本Muqaffa作為KalīlahWA Dimnah。在巴格達,由委託的翻譯曼蘇爾,第二哈里發,聲稱已成為“僅次於古蘭經普及。 ”

“早在11世紀,這項工作就傳到了歐洲,並在1600年之前以希臘語,拉丁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德語,英語,舊斯拉夫語,捷克語以及其他斯拉夫語存在。它的範圍已從Java擴展到冰島。“

在法國,“讓·德拉芳丹的作品中至少包含11個Panchatantra故事。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話集。

很多人知道是《聖經》是世界上翻譯成外國文字最多的書,而僅次於《聖經》的書就是用梵文寫成的寓言童話集《五卷書》。但是要說到《五卷書》的影響,季羨林先生說,恐怕連《聖經》都要屈居第二。

不同譯本的《五卷書》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而季羨林先生翻譯的《五卷書》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譯本,自20世紀50年代初版後絕版至今,時隔半個多世紀重新盛裝上市,其珍貴性不言而喻。[1]

《五卷書》的形成也頗具故事性:印度一個國王,有三個笨得要命的兒子,“對經書毫無興趣,缺少智慧”,有一個“精通許多事論而享大名”的婆羅門,寫下了《五卷書》,在六個月內教會了三個王子統治論,從此,《五卷書》“就在地球上用來教育青年”。

《五卷書》分為《朋友的決裂》《朋友的獲得》《烏鴉和貓頭鷹從事於和平與戰爭等等》《已經得到的東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作為印度皇子們的必讀書,是名副其實的一座智慧寶庫,修身、齊家、治國法則,為人、處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例如: 不管是怎樣無足輕重,許多東西聯起來就保證勝利。

用一些草就可以搓成繩子,用這繩子連大像也能捆起。

誰要是不把敵人和疾病在剛發現的時候就消滅掉,

即使他非常有力,等到他(它)們壯大了,仍然會被打倒。

一個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視或輕視,

取決於他的行動,取決於他自己。

對一個有本領的人,哪有過重的負擔?

對一個有決心的人,哪有過遠的距離?

有本領的人用自己的本領來獲取名聲,出身有什麼關係? ……如此不勝枚舉。

《五卷書》不僅用於教育印度王子們治國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濃郁的內容獲得普通人民的喜愛,並用於學習為人處世之道。

寧願不要兒子也不願意要傻兒子

這本書的誕生,還要感謝印度一位國王和他的三個傻兒子。國王嫌棄自己兒子太蠢,讓大臣想方設法拯救,他甚至寧願不要兒子也不願意要傻兒子:

有位大臣主動擔當重任,揚言六個月內就能讓愚蠢的王子們通曉統治論,於是這本風靡世界的寓言經典誕生了。

不難看出,《五卷書》是想讓王子們學習如何統治人民。統治人民的理論來源於人民群眾創造的寓言故事。直白來說,《五卷書》相當於聰明王子速成課。

這部書分成詩歌和散文兩部分,散文講故事,詩歌講道理(只一首除外)。散文中穿插詩歌,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道德教訓。(季羨林認為道德教訓與故事本身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根據編纂者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雖然這部書涵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種種,我並不准備只將五卷書中的價值觀念照搬到本文。以下我挑了五個故事簡要轉述,選取了一些道德理論,大家可自己體會其中道理。

寓言蘊含哲理

《五卷書》雖然成書於近兩千年前,但是翻開書卻發現,這些寓言所蘊含的哲理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凝聚,句句直逼當下,當我們不得不嘆服於古人的智慧時,也會心生感慨,原來世界和時間就是一個圓,不斷循環往復,不斷犯錯不斷糾錯。不知李安導演是否看過《五卷書》,但他在談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時也曾對印度的故事高度讚譽:“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輸給它。” 但願讀過《五卷書》,我們能多一些智慧,人生少一些彎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