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卷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卷书》The Panchatantra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被印度皇室作为政治和修身的课本,是一座智慧宝库。

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以及为人处世和交友智慧,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自序

说某城市有一国王,生有三名王子,都不爱读书。有位大臣推荐一婆罗门教导其子。婆罗门便以讲故事的方式教育他们,这些故事便是《五卷书》。

德国第二、三次吐鲁番考察队曾在吐鲁番盆地发现回鹘文《五卷书》写本,今存9件残片,前8件藏在德国柏林州立图书馆。

作者简介

毘湿奴 • 夏尔马Vishnu Sharma。

据说是印度学者和作家,被认为撰写了Panchatantra寓言集。

Panchatantra的确切构成时期尚不确定,估计范围从1200 BCE到300 CE。 学者将他置于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很多人知道是《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书,而仅次于《圣经》的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但是要说到《五卷书》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说,恐怕连《圣经》都要屈居第二。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自20世纪50年代初版后绝版至今,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新盛装上市,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五卷书》的形成也颇具故事性:印度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从此,《五卷书》"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作为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智慧宝库,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例如:

不管是怎样无足轻重,许多东西联起来就保证胜利。

用一些草就可以搓成绳子,用这绳子连大象也能捆起。

谁要是不把敌人和疾病在刚发现的时候就消灭掉,

即使他非常有力,等到他(它)们壮大了,仍然会被打倒。

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或轻视,

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

对一个有本领的人,哪有过重的负担?

对一个有决心的人,哪有过远的距离?

有本领的人用自己的本领来获取名声,出身有什么关系?

……

如此不胜枚举。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五卷书》虽然成书于近两千年前,但是翻开书却发现,这些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句句直逼当下,当我们不得不叹服于古人的智慧时,也会心生感慨,原来世界和时间就是一个圆,不断循环往复,不断犯错不断纠错。不知李安导演是否看过《五卷书》,但他在谈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也曾对印度的故事高度赞誉:"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输给它。"

但愿读过《五卷书》,我们能多一些智慧,人生少一些弯路。

古代印度皇室必读书 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

多达五十多个翻译语种 影响遍布全球

季羡林先生高度赞誉 首译中文全本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

世界上所有民族里产生寓言和童话最多的就是印度,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话很少不是从印度传出来的。

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书》,它被印度皇室作为政治和修身的课本,是一座智慧宝库。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是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其中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作品

Panchatantra是历史上翻译最广泛的非宗教书籍之一。

《五卷书》被翻译成中间波斯语/巴列维通过在570 CE博苏亚并进入阿拉伯在750 CE由波斯学者阿卜杜拉伊本Muqaffa作为KalīlahWA Dimnah。在巴格达,由委托的翻译曼苏尔,第二哈里发,声称已成为“仅次于古兰经普及。 ”

“早在11世纪,这项工作就传到了欧洲,并在1600年之前以希腊语,拉丁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旧斯拉夫语,捷克语以及其他斯拉夫语存在。它的范围已从Java扩展到冰岛。“

在法国,“让·德拉芳丹的作品中至少包含11个Panchatantra故事。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很多人知道是《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书,而仅次于《圣经》的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但是要说到《五卷书》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说,恐怕连《圣经》都要屈居第二。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自20世纪50年代初版后绝版至今,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新盛装上市,其珍贵性不言而喻。[1]

《五卷书》的形成也颇具故事性:印度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从此,《五卷书》“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作为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智慧宝库,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例如: 不管是怎样无足轻重,许多东西联起来就保证胜利。

用一些草就可以搓成绳子,用这绳子连大像也能捆起。

谁要是不把敌人和疾病在刚发现的时候就消灭掉,

即使他非常有力,等到他(它)们壮大了,仍然会被打倒。

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或轻视,

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

对一个有本领的人,哪有过重的负担?

对一个有决心的人,哪有过远的距离?

有本领的人用自己的本领来获取名声,出身有什么关系? ……如此不胜枚举。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宁愿不要儿子也不愿意要傻儿子

这本书的诞生,还要感谢印度一位国王和他的三个傻儿子。国王嫌弃自己儿子太蠢,让大臣想方设法拯救,他甚至宁愿不要儿子也不愿意要傻儿子:

有位大臣主动担当重任,扬言六个月内就能让愚蠢的王子们通晓统治论,于是这本风靡世界的寓言经典诞生了。

不难看出,《五卷书》是想让王子们学习如何统治人民。统治人民的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的寓言故事。直白来说,《五卷书》相当于聪明王子速成课。

这部书分成诗歌和散文两部分,散文讲故事,诗歌讲道理(只一首除外)。散文中穿插诗歌,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道德教训。(季羡林认为道德教训与故事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根据编纂者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虽然这部书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种种,我并不准备只将五卷书中的价值观念照搬到本文。以下我挑了五个故事简要转述,选取了一些道德理论,大家可自己体会其中道理。

寓言蕴含哲理

《五卷书》虽然成书于近两千年前,但是翻开书却发现,这些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句句直逼当下,当我们不得不叹服于古人的智慧时,也会心生感慨,原来世界和时间就是一个圆,不断循环往复,不断犯错不断纠错。不知李安导演是否看过《五卷书》,但他在谈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也曾对印度的故事高度赞誉:“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输给它。” 但愿读过《五卷书》,我们能多一些智慧,人生少一些弯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