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日两篇》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日两篇》唐朝·杜甫 唐《人日两篇》唐朝·杜甫朝诗人杜甫的律诗作品

《人日两篇》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搜狐

[1] 人日两篇,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律诗作品,一首五言,一首七言。五言诗表达了韶华逝去的无奈情怀。七言诗则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气氛中重新振作,早春时节不再担忧前途,充满了乐观精神。

作品名称 人日两篇

作 者 【唐】杜甫

创作年代 公元八世纪(盛唐)

作品出处 《杜工部集》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作品赏析

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北史·魏收传》引熏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杜甫这两首诗就是写“人七日”的。

五言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是说这年从元日(初一)到人日(初七)都是阴天。“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是自然的了,“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开始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情了。不是紫山悲,而是诗人悲。为什么呢?“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原来是慨叹自己老了,不必费心再和别人对比黑发多少了,因为蓬乱的鬓发早就稀疏无几了。

七言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就是说跟随风俗和大家一起谈笑过初七。“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无非就是说饮酒作乐之事。“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好像兴致更浓了,拔剑舞弄又弹琴自娱。“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归根结底是因为早春来到,激发了人们新的斗志。怀有正直理念的人们不再担心“行路难”(即理想抱负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所以尽情欢乐。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