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剑门》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剑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前八句咏叹剑门地势险要,中间几句议论秦汉以来在赋贡的名目下蜀地财物流入中原,最后四句表示担心重现历史上的割据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这首诗的议论和景物、人事的描写紧密结合,作者在议论中融注着自己的激情,语语扣人心弦,毫不枯燥;针对着现实社会,毫不空泛。

《剑门》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作品名称 剑门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处 《杜工部集》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唯天有设险⑵,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⑶。

两崖崇墉倚⑷,刻画城郭状⑸。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⑹。

珠玉走中原⑺,岷峨气凄怆⑻。

三皇五帝前⑼,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⑽,职贡道已丧⑾。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⑿。

并吞与割据⒀,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⒁,意欲铲叠嶂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词句注释

⑴剑门:即大剑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间,有栈道七十里,叫做剑阁。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⑵设险:天造地设的险要。

⑶石角:山峰的巨石。

⑷崇墉(yōng):高峻的城墙,用以形容两崖。

⑸城:指都色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郭:指外城。

⑹“一夫”两句:语出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即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意。关:指剑门山,山壁中断如关口。傍,靠近。

⑺珠玉:一作“珠帛”,指征效的财物。中原:黄河中游地带,这里指代京都——朝廷所在地。

⑻岷峨(mín é):岷山和峨眉山,岷山在四川北部,峨眉山在四川中南部。凄怆:悲伤。

⑼三皇五帝:传说中最古的一些帝王。三皇,说法不一,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见班固《白虎通》。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见《史记·五帝本纪》。

⑽后王:致夏商周三朝的君主。柔远:语出《尚书·舜典》:“柔远能迩。”指对边远地区实行安抚怀柔政策。

⑾职贡:《周礼》:“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意思就是规定各地方担负一定的劳役,按时交纳一定的贡物。也就是劳役和斌税。道:指上文所说先王时“鸡犬各相放”的政治。

⑿霸王:称主称霸。割据叫霸,统一天下叫王。

⒀并吞:指王者,如秦始皇等。割据:指霸者,如公孙述、刘备等。

⒁真宰:指天,古人以为天主宰万物,故称。

⒂铲叠嶂(zhàng):削平重叠的山峦。

白话译文

天帝在人间设下一些险阻,剑门之险雄居天下。连绵的群山抱护着西南,山壁的石角指向北方。两崖如同相并的两堵高墙,岩石的纹理刻画出城郭的形状。这里确乎是一人奋勇当关,百万人马无法靠前。蜀地的珠玉财宝流向中原,连岷山、峨眉也为之气色惨淡。想那三皇五帝的时代,蜀地百姓安居乐业亲密无间。后代君王务以柔远,设宫纳贡致使淳朴的风俗中断。直到今天一些英雄豪杰,仍想据蜀称霸分裂江山。王者要并吞,霸者要割据,你争我夺拼力相残。我要向天帝问罪,我要铲除这致乱的重山!想到这种据险作乱的事情还会间或发生,我不禁临风惆怅、惶恐无言。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王朝九节度的六十万大兵溃于邺城。各藩镇借机扩充势力,与唐王朝争夺天下。唐王朝就此陷入分崩瓦解的局面。杜甫先从长安携家眷迁往秦州同谷(今甘肃成县),但杜甫在同谷居住不满一个月,因生活困难,只好南赴成都。《发同谷县》题下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成都纪行。”这次途中写了十二首纪行诗,途经剑门,惊叹于地势之险要,联想到由藩镇强大造成的安史之乱,意识到剑南之地容易被军阀负险自固、割据称雄而创作此诗,为十二首中的第十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