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钟汉良主演电视剧(第43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十月围城》是由博纳影业出品的年代传奇电视剧,鞠觉亮、邹集城执导,钟汉良、张晓龙、刘小小、吴刚、吴孟达等人主演。该剧改编自同名电影《十月围城》。主要讲述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草根人物车夫阿四误打误撞做起革命青年李重光替身,从而串起整个家族以及周边人投身革命的故事。2014年2月16日于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6月27日于安徽卫视、深圳卫视、贵州卫视、湖北卫视黄金档全国首播,8月1日重庆卫视黄金档二轮播出。[1]
剧情简介
宣统二年,同盟会代表抵达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大商人李玉堂母亲病重,要李玉堂带孙儿李重光回家。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而阿四为了攒钱帮阿纯治眼病的一百块港币,拉着车上的李重光一路狂奔冲过层层包围,但是最终李重光还是死在阿四的洋车上。
为了安慰病危的老母,李玉堂请求阿四给他当五天儿子。阿四来到广州,进入了四大家族中的“西关李家”,从此便无奈的卷入了李家的家族内部以及李家与铁山的斗争之中,过程之中慢慢接触革命了解革命。在李家与铁山的较量之中李玉堂为了保全阿四和李家的利益牺牲,临死之际将李家托付阿四,拜托他继续做李重光,要把这个家支撑起来,阿四含泪应允。阿四排除万难保住了李家的产业,继承了李玉堂及李重光的遗志,加入了同盟会,在遭受了来自各界的种种怀疑,屈辱后,终于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
幕后花絮
- 钟汉良在剧中需扮演性格完全不同的车夫阿四和牛津大学毕业的革命青年重光,甘于自毁帅哥形象。
- 拍摄时,钟汉良能在瞬间切换人物状态。在广州火热的环境下,他发明了“冰纱布”方法,用冰水浇自己,可以控制汗飙出来,又不会擦到化妆品。因为在吴孟达和吴刚两位老师面前说大段台词,压力很大,剧中大量台词他背了大半年,每天还会再看一看。
- 张晓龙为了配合大反派的形象,不惜剪掉鞭子,留起“阿姨头”,这个造型被他自嘲为“丑到没朋友”。
- 张晓龙原建议导演在李重甲的毁灭结局中再加一场“李重甲疯戏”,但由于剧的容量已经足够,不能再加。
剧集评价
《十月围城》能够与众多优质电视剧一起进入“中国梦”题材电视剧行列,是因为都有着饱满的艺术构思和精良的制作水准,但是与其他优秀剧目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十月围城》拥有着青春偶像的阵容,引领暑期档学生追逐,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气与实力兼备的钟汉良作为男一号,在剧中再次一人分饰两角,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魅力为该剧带来了强大的影响力。《十月围城》成为“中国梦”展播期间首个播出的电视剧,也体现了钟汉良本身的强大影响力以及精准的选剧眼光。(网易娱乐评)
严格来说,电视剧《十月围城》并非翻拍,而只是借用了《十月围城》的品牌和人物关系,它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不同的势力集中在一个核心事件上,各自玩手段拼智力,这样的戏剧冲突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足够好看的故事。它的戏剧冲突深植于故事本身相互牵扯的逻辑和人情练达的世故之中。这种叙事手段不仅仅因逻辑严密而避免了雷人剧情,而且也因独特的权谋智慧而使情节紧凑,故事跌宕起伏。(凤凰网评)
该剧被网友赞为“良心剧”。“千面人”张晓龙将李家大公子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为一己之利而坏事做尽,让观众恨得咬牙切齿,演技被网友盛赞。(网易娱乐评)
第43集简介
制造局新任军代表桂祥有意给李重甲难堪,李重甲默默承受,整个人的性情都变了。阿四过意不去,李重甲反淡然一笑。 李重甲曾任军代表,对制造局各个环节都熟悉。老丁在关键环节上有意避着李重甲,李重甲心知肚明,故作不知。阿四工作左支右绌,趴在书桌上一大堆账本间睡着了。区舒云不声不响坐下来帮阿四。二人虽有意疏远,实际上都替对方考虑,经历了分家这场大变故,彼此有了更深理解。制造局码头,一艘货船正要起运。铁山的军代表忽然找到借口突击检查,老丁被迫开箱,在最危险的时候,李重甲忽然出招解围……军代表没查出问题,反碰了一鼻子灰。原来李重甲早就发现了漏洞所在,提前做了弥补。区巡抚夸奖李重甲,他要李重甲看好制造局,保护阿四不被革命党拖下水。李重甲转头把区巡抚的话都告诉了阿四,提醒阿四防范区巡抚。阿四对李重甲更加信任。通过这步险棋,李重甲在制造局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区巡抚和秦少白的双重信任。李重甲知道,还有一个人也要来找自己了,那就是铁山。区舒云反对阿四与李重甲走得太近,阿四认为区舒云对李重甲成见太深,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近春节,革命党起义风声很紧。铁山要进京述职一个多月,走前嘱托总督和区巡抚,千万盯好新军和制造局。总督把兵权交给区巡抚。区巡抚感觉这很像铁山给自己下的一个圈套。秦少白密见阿四,铁山离开是绝好的起义机会,需要阿四和李重甲尽快把所需弹药运出。阿四答应和李重甲想办法。区巡抚叫来阿四,伸手要革命党的起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