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齊書》是紀傳體的南朝齊史。南朝梁蕭子顯撰。本書原名《齊書》,北宋曾鞏等始稱《南齊書》。以別於唐李百藥的《北齊書》。主要版本有宋蜀大字本,經商務印書館影印,收入《百��本二十四史》;明嘉靖、萬曆間南、北監刻的 《二十一史》本;毛晉汲古閣刻的《十七史》本;清乾隆間武英殿刻的《二十四史》本;同治時金陵書局刊行本; 中華書局1972年出版的點校本。[1]
蕭子顯 (487—537)字景陽,南蘭陵郡南蘭陵縣(今江蘇武進西北)人,南朝梁史學家。祖父是齊高帝蕭道成,父親是豫章王蕭嶷。他入梁後歷仕中書郎、臨川內史、國子祭酒、吏部尚書、吳興太守等,子顯曾采掇各家後漢史,考正異同,撰成一家之書。擅長經學,曾在國學裡講解由梁武帝題名的《五經義》。當時關於南齊的史作有齊檀超、江淹編集的《齊史》,梁沈約的《齊紀》、吳均的《齊春秋》,此外尚有劉陟的《齊紀》、王逸的《齊典》及官修的《齊職儀》與齊諸帝起居注。他以此為基本材料,奏請修撰南齊史,定稿後題名為《齊書》。他有一定的文學造詣,著有 《普通北伐記》、《貴儉傳》 及 《文集》 20卷,然皆流散亡佚。
本書原本60卷,唐玄宗朝整理書籍目錄時已缺少《序錄》 1卷,今存59卷。本書上起宋文帝元嘉元年(424),下止於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分為本紀8卷,志11卷,列傳40卷。
《南齊書》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本紀:記述齊朝諸帝。起首2卷為高帝蕭道成紀,敘述他從出生到禪代宋祚的經歷,以及登基後的活動過程。卷3到卷8.依次為武帝蕭賾,鬱林王蕭昭業,海陵王蕭昭文,明帝蕭鸞,東昏侯蕭寶卷,和帝蕭融6紀,主線是從蕭道成起家到南齊滅亡。南齊是一個國祚短促的王朝,內憂外患此起彼伏,許多事情都與當時的大將軍蕭衍有關,故作為梁臣的蕭子顯不得不在筆法上回護禪代這一篡位事實,寫蕭道成「其於受禪於宋順帝之處,亦仿《宋書》例,載九錫文,禪位詔,絕不見篡奪之跡。」(《廿二史札記》)對於齊諸帝的寫法也有明顯的區別,如鬱林王和蕭衍關係較少,故寫他的不當之處僅六七百字,但在講東昏侯無道之處卻用了2000字,以此來暗喻蕭衍舉兵滅齊是正義之師,也為蕭衍篡奪政權尋到了根據。志:共有禮、樂、天文、州郡、百官、輿服、祥瑞、五行8目。《禮志》採用編年體,以敘宗廟祭祀為主,兼及學校、婚禮制度。《樂志》談論音樂,也存錄了一些朝會、郊祀的歌詞。《天文志》記日、月、星辰等天象變化。《州郡志》談齊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兼及水利,農業,風土人情。《百官志》講職官制度及其前後沿革的源流。《輿服志》錄天子及百官的車輿形制和服飾樣式。《祥瑞志》仿《宋書》的《符瑞志》記各種吉祥的圖讖,並與人事聯為因果。《五行志》記載自然現象和自然災害。列傳:寫法可謂稍得司馬遷的風格,如《褚淵傳》中記傳主與蕭道成的相遇,《王晏傳》中記傳主處理人際關係之道,《蕭諶傳》中記傳主的忘恩負義,都寫得栩栩如生。然有些地方卻編次不當,如《宗室傳》中將高宗諸兄排在高帝、武帝子之後。與姚恩廉在《陳書》中為父姚察作傳一樣,蕭子顯在本書中也為其父蕭嶷立《豫章文獻王傳》,為顯揚其家世,本篇達7800餘字,把乃父捧為不可多得的忠臣能人,說「太祖崩,嶷哀號,眼耳皆出血,」 「嶷不參朝務,而言事密謀,多見信納。」這些措辭顯然有言過其實之嫌。類傳分為皇后、宗室、文學、良政、高逸、孝義、幸臣7目,《良政傳》為本書新開,講敘那些具有一定政績的官員;《高逸傳》記載社會名流及隱士;《孝義傳》表彰孝子義士; 《幸臣傳》類同 《宋書》 中的《恩幸傳》,主記那些出身低微而官居高位者。少數民族及鄰國的傳有3卷,分魏虜、蠻、東南夷、芮芮虜,河南(吐谷渾氏),氐羌7目。《魏虜》以北魏為記述對象,較全面地反映了北魏的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建制、禮法,以及和南朝的交往關係。余者均很簡略。
《南齊書》雖然規模不小,但保存原始資料並不豐富,除了少數如蕭子良,蕭嶷等傳外,多數的傳過於簡略,其中20多人的傳的分量比 《南史》還少,因而遺漏了許多重要的史實。如 《南史·王儉傳》載: 「齊高帝為相,儉請問於帝曰: 『功高不賞。以公今日地位,欲北面居人臣可乎』?帝正色裁之,而神采內和。」而此文本書卻不載。由於蕭子顯歷仕齊、梁兩代,許多人和他自身有關係,因而在寫作時產生了許多顧忌,為避免政治上的糾葛,他採取了大量省略的辦法。這也促使他去注意與政治無關的人物,如他用了較多的篇幅給著名科學家祖沖之立傳,在《褚淵傳》中兼記徐嗣行醫的情況,在《檀超傳》中記錄了修史體例等。本書的各篇之後,多有論、贊,表明作者對該事該人的看法。多數的志和類傳前都加有序,闡述本篇的要旨,形成了一種好的體例。許多學者推崇《南齊書》文筆簡潔,但曾鞏卻對它持批評態度: 「子顯於斯文,喜自馳騁,其更改破折刻雕藻繢之變尤多,而其文益下,豈夫材固不可以強而有邪?」
《南齊書》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本書流傳至北宋時,曾鞏等人作了校訂工作,並作《南齊書目錄序》。清代學者對此多有研究考訂,其以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趙翼的《廿二史札記》,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最具代表性。又近人周星詒、張元濟、張森楷也分別對本書校勘整理作出一定的成績。[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