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即事》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即事》唐朝·杜甫

《即事》唐朝·杜甫
图片来自 搜狐

[1] 《即事》是唐代诗人杜甫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创作的一首七言拗律。此诗前面部分铺写夔州一带的暮春景色,最后结出不能往赴潇湘的惆怅情怀。全诗情景交融,特别是中间二联,写景细致,画出一幅暮春山居图,故多为后人所称赏。 作品名称 即事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即事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⑴。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⑵。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⑶。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皛(xiǎo)皛:洁白明亮貌。

⑵百和香:形容山野间花气的浓郁。

⑶湿不妨:湿而不妨。

⑷虚无:空旷平远。仇兆鳌《杜诗详注》:“空旷貌。”

白话译文

巫峡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长一些,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映着日光,很是明亮。

突然传来雷声,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间,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大雨骤聚骤散,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

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劳作,迎风飞翔。

打开我窗前的卷帘,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潇湘洞庭的广阔浩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早春,当时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西阁。杜甫自大历元年(766年)寓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年)出三峡,在夔州度过了不到两年的安定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