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

目录

原文

“六马[2]。”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3],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4]。

元狩元年[5],上立太子,选群臣可为傅者,庆自沛守为太子太傅[6],七岁迁为御史大夫。

元鼎五年秋[7],丞相有罪[8],罢。制诏御史:“万石君先帝尊之,子孙孝,其以御史大夫庆为丞相,封为牧丘侯。”是时汉方南诛两越[9],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10],中国多事[11]。天子巡狩海内[12],修上古神祠,封禅,兴礼乐。公家用少,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兒宽等推文学至九卿[13],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醇谨而已[14]。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15]。尝欲请治上近臣所忠、九卿咸宣罪[16],不能服,反受其过,赎罪。

元封四年中[17],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18],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19]。 上以为丞相老谨,不能与其议[20],乃赐丞相告归,而案御史大夫以下议为请者。丞相惭不任职,乃上书曰:“庆幸得待罪丞相,罢驽无以辅治[21],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罪当伏斧质[22],上不忍致法[23]。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天子曰:“仓廪既空[24],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25]?”以书让庆,庆甚惭,遂复视事[26]。

庆文深审谨[27],然无他大略为百姓言。后三岁馀,太初二年中[28],丞相庆卒,谥为恬侯[29]。庆中子德,庆爱用之,上以德为嗣,代侯。后为太常,坐法当死,赎免为庶人。庆方为丞相,诸子孙为吏更至二千石者十三人。及庆死后,稍以罪去[30],孝谨益衰矣[31]。

段意

石庆的谨慎远在其兄之上,数马一节入木三分地表现出了这一点。他为丞相时,虽无政绩可言,但能请求处罚所忠、咸宣,能勇于自责,承担罪名,说明他品性方正,胸中不乏人间正气。

注释

  [1]策:马鞭。

  [2]六马:六匹马。

  [3]简易:这里指性情率直,不拘小节。

  [4]全句说,任齐国的国相,举国之人都敬慕他家的德行,没有发号施令但齐国国强民富,(齐人)替他建造了石相祠。

  [5]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元狩:汉武帝年号。

  [6]沛守:沛郡太守。

  [7]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元鼎:汉武帝年号。

  [8]丞相:指赵周。

  [9]两越:指南越和东越。

  [10]大宛(yuan):国名。在西域。详《大宛列传》。

  [11]中国:国中,国内。

  [12]巡狩:这里指外出视察。

  [13]公家:国家。少:缺乏。桑弘羊:武帝时人,曾任大司农等职,反对弃农经商,推行盐、铁、酒类的官卖,设置均输、平准机构以控制国家的商品流通。致利:开辟财源。王温舒:武帝时知名酷吏,曾任中尉、少府等职。峻法:严格法令。儿(ni)宽:曾任武帝朝御史大夫,参与制定《太初历》。全句说,国家费用匮乏,桑弘羊等人开辟财源,王温舒之流实施苛法,兒宽之辈推崇文章学问。

  [14]关决:取决于。醇:忠厚。

  [15]匡:纠正。

  [16]全句说,曾经想请求惩处皇帝近臣所忠、咸宣的罪行。咸:音jian。

  [17]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元封:汉武帝年号。

  [18]名数:户籍。

  [19]适(zhe):通“谪”。流放。

  [20]不能:指不可能。

  [21]罢(pi)驽:软弱无能。罢:通“疲”。驽:原指劣马,比喻才能低下。

  [22]斧质:杀人的刑具。斧,斩人用。质,作砧板用。

  [23]致法:指送交司法部门处理。

  [24]仓廪:粮仓。

  [25]君欲安归难乎:你想把危难局面推给谁呢?

  [26]视事:办事。

  [27]文深审慎:细抠法律条文周密谨慎。文深,即深文。

  [28]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太初:汉武帝年号。

  [29]谥(shi):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0]稍:颇,多。

  [31]全句说,孝顺谨慎的良好家风越发衰落了。[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