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元二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元二年》

原文

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3],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4],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5]。

建老,白首[6],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7]。入子舍[8],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9],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10]。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11],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万石君徙居陵里[12]。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13],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14],里中长老皆走匿[15],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16]。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17]。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馀,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 ‘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18]。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段意

以发生在石建身上的四件小事写他的孝、谦、谨。一、为父洗涤内裤、溺器;二、在朝会上寡言少语;三、父亡大悲,扶杖才能行走;四、深深自责“马”字少写一点之事。附及石庆酒后失礼及能悔过之事。

注释

  [1]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建元:汉武帝年号。

  [2]郎中令:官名。皇帝侍从、警卫、顾问官员的最高指挥官。王藏: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人,扬儒抑道,为窦太后不容,后因下狱自杀。

  [3]皇太后:即窦太后。

  [4]躬行:身体力行。

  [5]内史:官名。掌治京师。

  [6]白首:指头发白了。

  [7]洗沐:汉朝规定,官吏每五日一休沐。实际上就是休假日。

  [8]子舍:小房间。

  [9]中裙:内裤。厕牏(tou):盛大小便的器皿。

  [10]以为常:经常这样做。

  [11]屏人恣言:回避人后尽情叙说。屏:退避。恣:纵情、尽情。

  [12]陵里:里名。在今陵西兴平。

  [13]举宗:全宗族的人。

  [14]闾里:乡里。

  [15]匿:躲避。

  [16]乃谢罢庆:才叫石庆走开。谢:叫、告。罢:休。

  [17]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元朔:汉武帝年号。

  [18]马者与尾当五:汉代通行字体“马”字下部有五点。像马尾巴和四只足的样子。全句说,“马”字下面应该有五点,现在只写了四点,还少一点。[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