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三王世家江湖之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三王世家江湖之间》

原文

“江湖之间,其人轻心。杨州葆疆,三代之时,迫要使从中国俗服,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无侗好佚,无迩宵人,维法是则。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则无羞辱矣”。三江、五湖有鱼盐之利,铜山之富,天下所仰。故诫之曰“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财币,厚赏赐,以立声誉,为四方所归也。又曰“臣不作威”者,勿使因轻以倍义也[1]。

会孝武帝崩[2],孝昭帝初立,先朝广陵王胥,厚赏赐金钱财币,直三千馀万,益地百里,邑万户。


会昭帝崩,宣帝初立,缘恩行义,以本始元年中,裂汉地,尽以封广陵王胥四子:一子为朝阳侯[3];一子为平曲侯[4];一子为南利侯[5];最爱少子弘,立以为高密王[6]。

其后胥果作威福,通楚王使者。楚王宣言曰:“我先元王,高帝少弟也,封三十二城。今地邑益少,我欲与广陵王共发兵,(云)[立]广陵王为上,我复王楚三十二城,如元王时。”事发觉,公卿有司请行罚诛。天子以骨肉之故,不忍致法于胥,下诏书无治广陵王,独诛首恶楚王。传曰[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其后胥复祝诅谋反[8],自杀,国除。

段意

先释广陵王胥受封时的策诰之文,后叙广陵王自受封至谋反国除的简略事迹。

注释

  [1]倍:通“背”,违背。

  [2]会:及、当。

  [3]朝(zhao)阳: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南邓县东南,因在朝水之北而得名。

  [4]平曲:有两处。一为城名,在今河北霸县。一为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沭阳东北。本篇平曲大概指后者。

  [5]南利:故城在今河南商水县南。

  [6]高密:郡国名。汉本始元年(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今山东高密西南。

  [7]传:指《荀子·劝学篇》。篇中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之语。

  [8]祝诅:即诅祝,求神加祸害于人。[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