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三王世家闳且立为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三王世家闳且立为王》

原文

闳且立为王时,其母病,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1]?”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2]。”帝曰:“虽然[3],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武帝曰:“洛阳有武库敖仓[4],天下冲阨,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于洛阳者。去洛阳,馀尽可。”王夫人不应。武帝曰:“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独临菑中十万户[5],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齐者矣[6]。”王夫人以手击头,谢曰:“幸甚。”王夫人死而帝痛之,使使者拜之曰:“皇帝谨使使太中大夫明奉璧一,赐夫人为齐王太后。”子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国绝,为郡。天下称齐不宜王云。

所谓“受此土”者,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于天子之社,归立之以为国社,以岁时祠之。《春秋大传》曰:“天子之国有泰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黄。”故将封于东方者取青土,封于南方者取赤土,封于西方者取白土,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黄土。各取其色物,裹以白茅,封以为社。此始受封于天子者也。此之为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朕承祖考”,祖者先也,考者父也。“维稽古”,维者度也,念也,稽者当也,当顺古之道也。

齐地多变诈,不习于礼义,故戒之曰“恭朕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于义,使君子怠慢。悉若心,信执其中,天禄长终。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齐王之国,左右维持以礼义,不幸中年早夭。然全身无过,如其策意。

传曰[7]“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远哉贤主,昭然独见:诫齐王以慎内;诫燕王以无作怨,无俷德;诫广陵王以慎外,无作威与福。

段意

补叙齐王闳受封始末,条释齐王封策文意。

注释

  [1]安所:何处。

  [2]何等:怎么。

  [3]虽然:即使这样。

  [4]敖仓:秦代所建仓名。在河南荥阳县西北敖山上,因曰敖仓。此泛指国家粮仓。

  [5]临菑:古城邑,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

  [6]膏腴:言土地肥沃。

  [7]传曰:传,疑指《荀子·劝学》。该篇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此篇传曰“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文字稍异。[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