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乐毅列传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乐毅列传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

原文

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4]。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5],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6],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7],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8]。将军过听[9],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10]。将军自为计则可矣[11],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段意

写燕惠王因骑劫败,致使燕破军亡将尽失齐地,悔失乐毅,又恐赵用乐毅乘机伐燕,遂写书欲招回乐毅。

注释

  [1]设诈诳燕军:田单守即墨,先伪作降燕,乘其不备,以火牛阵破燕。事详《田单列传》。

  [2]河上:黄河边上。

  [3]襄王:齐湣王子,名法章。公元前283—前265年在位。

  [4]弊:同“敝”,败。

  [5]让:以辞相责。

  [6]先王:燕昭王。

  [7]弃群臣:遗弃群臣,君王死的讳称。

  [8]且休:暂且休息。计事:商议大事。

  [9]过听:误听传言。

  [10]捐:弃。

  [11]自为计:为自己打算。[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