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既诛伍子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既诛伍子胥》

原文

齐鲍氏杀其君悼公而立阳生[1]。吴王欲讨其贼,不胜而去。其后二年,吴王召鲁、卫之君会之橐皋[2]。其明年,因北大会诸侯于黄池[3],以令周室[4]。越王勾践袭杀吴太子[5],破吴兵。吴王闻之,乃归,使使厚币与越平。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6];而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7]。

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胜者,在于吴。

吴王夫差之时,楚惠王欲召胜归楚[8]。叶公谏曰[9]:“胜好勇而阴求死士[10],殆有私乎[11]!”惠王不听。遂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12],号曰白公[13]。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

白公胜既归楚,怨郑之杀其父,乃阴养死士,求报郑。归楚五年[14],请伐郑,楚令尹子西许之。兵未发而晋伐郑,郑请救于楚。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白公胜怒曰:“非郑之仇,乃子西也[15]。”胜自砺剑[16],人问曰:“何以为?”胜曰:“欲以杀子西。”子西闻之,笑曰:“胜如卵耳,何能为也!”。

其后四岁[17],白公胜与石乞袭杀楚令尹子西、司马子綦于朝[18]。石乞曰:“不杀王[19],不可。”乃劫王如高府[20]。石乞从者屈固负楚惠王亡走昭夫人之宫[21]。叶公闻白公为乱,率其国人攻白公[22]。白公之徒败,亡走山中,自杀[23]。而虏石乞,而问白公尸处,不言将亨[24]。石乞曰:“事成为卿[25],不成而亨,固其职也[26]。”终不肯告其尸处。遂亨石乞,而求惠王复立之。

段意

写伍子胥死后,吴国被越所灭,白公胜报仇乱楚:夫差杀伍员后伐齐,未胜。其后,夫差两次会合诸侯。在黄池大会期间,越军乘虚而入,击败吴军。后来,吴被越国灭掉,夫差自杀,伯嚭被诛。在另一方面,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曾随伍员逃奔吴国,后被召归楚。因其父曾谋郑被杀,便请求楚国伐郑以报父仇,楚令尹子西应允,旋又违背诺言,白公胜便袭杀子西,劫惠王,自立为王。叶公起兵攻之,白公胜败,自缢死。

注释

  [1]鲍氏:指鲍牧。阳生:即齐悼公。这里应为立悼公子壬,即齐简公。据《左传》载,齐杀悼公在鲁哀公十年(即吴王夫差十一年),伍子胥出使齐国和被杀,在鲁哀公十一年。故有人认为此句应置于子胥使齐之前。

  [2]橐(tuo)皋:吴国地名。在今安徽巢县。

  [3]黄池:地名。在今河南封丘西南。吴王夫差十四年,夫差想争夺霸主,与鲁哀公、晋定公等会于黄池(见《左传·鲁哀公十三年》)。

  [4]以令周室:想挟持周天子而号令一切。

  [5]吴太子:名友。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吴王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随从,只有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发兵攻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6]杀王夫差: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灭吴,准备把夫差安置在甬东(今浙江定海),夫差遂自杀。

  [7]与己比周:自己私下与越亲近。比周:结伙营私。

  [8]楚惠王:楚昭王子,楚平王孙。

  [9]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因封于叶(今河南叶县),故称叶公。楚国贵族。

  [10]阴:暗中。死士:不畏死的人。

  [11]殆有私乎:大概有个人的打算吧。殆:大概。

  [12]鄢(yan):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境。

  [13]白公:楚平王太子建之子,名胜,因封于白(后名白公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故号白公,又称白公胜。

  [14]归楚五年: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白公胜归楚在楚惠王二年,晋伐郑在楚惠王八年。其间不止五年。

  [15]非郑之仇二句:是说“我现在的仇人已不是郑国,而是子西。”

  [16]砺:磨。

  [17]其后四岁:白公胜袭杀子西、司马子綦,在楚惠王十年(见《史记·楚世家》“集解”),距晋伐郑的时间不到四年。

  [18]石乞:白公胜所养的力士(见《史记·楚世家》)。司马:官名,职掌军事。子綦:《左传》作“子期”。

  [19]王:指楚惠王。

  [20]劫王如高府:把楚王劫持到高府。如:往。高府:府署名。

  [21]屈固:人名。据《史记·楚世家》载,屈固是惠王的随从,非“石乞从者”。昭夫人:昭王夫人,即惠王的母亲。

  [22]国人:指叶公封地的人。

  [23]自杀:《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其党徒将尸首暗地埋藏。微:藏匿)”。

  [24]亨:通“烹”,古代的酷刑。

  [25]卿:官名。是高级官员。

  [26]固其职也:这本是人的职分。职:职分,分内应承担的事。[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