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其后卢绾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其后卢绾反》

原文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2],即上一日宫车晏驾[3],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4]。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5],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6]。至则高祖已崩[7],吕后释哙,使复爵邑。

段意

写樊哙参与吕后谋杀刘邦妃嫔和儿子的活动,高祖知道后命令陈平斩哙,陈平怕吕后,只将樊哙押解到长安。高祖死后,吕后释放了樊哙,恢服了他的爵邑。

注释

  [1]燕:指燕王卢绾。

  [2]党:勾结。

  [3]即:如果。一日:一旦。宫车:皇帝在宫中乘坐的车,此处是皇帝代称。晏驾:古代皇帝死亡的讳辞。宫车晏驾,即皇帝去世的一种避讳的说法。

  [4]戚氏:戚夫人,刘邦的妃嫔,赵王如意的母亲。赵王如意: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后被吕后所杀。

  [5]陈平:刘邦重要谋臣,后曾任丞相。句意是:于是派陈平用车送绛侯周勃去军中取代樊哙的将领职位。

  [6]执:逮捕。诣:到。长安:西汉王朝的国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7]崩:古代称帝王之死曰崩。[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