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 魏世家韩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 魏世家韩亡》

原文

韩亡,秦有郑地[3],与大梁邻[4],王以为安乎[5]?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6],王以为利乎[7]?

段意

此段为劝魏王不可亲秦伐韩理由之二。魏无忌提出:韩弱,又内外交困,极易攻灭。韩亡,秦占有故郑之地(即今韩都新郑),与魏都大梁相邻,极不安全。今魏王想收复失地而与秦亲,极为不利。

注释

  [1]一女子:指韩桓惠王之母后。奉:犹辅佐。弱主:指桓惠王年幼,由母后专政。

  [2]此句谓,外与强大的秦、魏军队交战。

  [3]秦有郑地:秦国拥有郑国的旧地。韩哀侯二年(前375),韩灭郑,迁都新郑,此后亦称韩为郑。

  [4]大梁:指魏。

  [5]安:安全。

  [6]以上二句倒置,谓现在大王凭恃与强秦亲近而想收回失地。

  [7]利:有利。[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