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质力学概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质力学概论

本书是科学巨匠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及生动的文笔详细记叙了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的身世及科研成就。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家不墨守成规,勤奋严谨。孜孜不倦地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本书内容丰富,集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使青少年从中领略科学巨匠的思想风范和人格力量,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扩大视野,从小就在心田中植入科学的种子。

地质力学概论-作者简介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0-1971.4),男,蒙古族湖北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第一届主席等职。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对地质学的基础学科,如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第四纪冰川学、岩石学、矿物学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和很深的造诣。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以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地质力学概论-章节概要

第一章,有关地质构造的若干传统概念述要。

第二章,提出研究地壳构造七个方法步骤:第一步,鉴定每一种构造形迹或构造单元的力学性质;第二步,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按照序次查明同一断裂面力学性质可能转变的过程;第三步,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和它们的范围;第四步,划分巨型构造带,鉴定构造型式;第五步,分析构造体系的联合和复合;第六步,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和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中应力活动方式,进行构造应力场分析;第七步,构造模拟实验。

第三章,当前地质力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要的有构造运动时期的鉴定,古构造型式的鉴定,各级构造型式对大矿化带和矿田的控制作用,构造型式所涉及的地壳深度、各种结构面或构造显示力学含义的特点,各种褶皱形式的决定因素,岩石的弹、塑性能的统一性与松弛现象,在岩层中不显示构造迹象的应力作用和现时尚在活动的应力分配情况的探测等。

第四章,地壳构造运动起源问题。指出地壳运动都具有全球性、周期性和定时性。确定地壳运动方式,特别是运动方向,是追索地壳运动起源的先行步骤,论证了地壳运动起源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等

地质力学概论-创作背景

1959年1月,李四光开始《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写作。写作方式采取的是由他口述、由秘书记录,然后加以整理,再由李四光过目修改和补充的办法进行。打印稿在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室进行了两次讨论和征求意见,从最初的8万字增加到13万字。1962年初,《地质力学概论》终于完成,它是李四光40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他在地质力学方面的代表作。在书中,李四光把地质力学几十年来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具体系统地划分为七个步骤:一、鉴定每一种构造形迹或构造单元(结构要素)的力学性质;二、辨别构造形迹的序次,按照序次查明同一断裂面力学性质可能转变的过程;三、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和它们的范围;四、划分巨型构造带,鉴定构造型式;五、分析联合和复合的构造体系;六、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和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中应力活动方式;七、模型实验。所有这些,对研究地质构造现象和探索解决地壳运动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李四光在书中,第一次把已经认识了的构造体系,明确地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横亘东西的复杂构造带,即纬向构造体系;二是走向南北的构造带,即经向构造体系;三是各种扭动构造体系。他把多字型构造、山字型构造、人字型构造、旋卷构造和棋盘格式构造等,统统纳入扭动构造体系这一大类之中。这样,有关构造体系的认识,就更加系统化了。

李四光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做是地球应力活动的结果,并且认为现今地球表面所呈现的各种构造形迹,不管它们的形态多么不同,规模大小怎样悬殊,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和它不可分割的成生伴侣;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地构成各种形式的构造体系。这与过去那种就现象解释现象的单纯形态的描述是根本不同的。尤其重要的是,随着构造体系各种类型、等级的划分,李四光又指出了某些重要矿产的分布规律以及找矿的方向,展示了对地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的科学预见性。

地质力学概论-指导作用

本书是李四光根据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实践,以及他近四十年从事地学研究的成果,从而创立地质力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同时也指出了地质力学的发展方向,对地质找矿、水文工程普查勘探中的某些问题提供了看法,对地壳运动起源及动力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立论依据。这是一部以系统论为指导,将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专著。本书出版近40年来,对地质学科研究与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地质力学概论-书本用途

本书可作为水文与环境地质专业研究生和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地质、水利、环境、城建、煤炭、冶金、矿山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1]

参考文献

  1. 地质力学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