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
中文名称;《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地理位置;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 占地面积;950平方米 别称;《新华日报》总馆重庆旧址 |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又名《新华日报》总馆重庆旧址,位于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由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组成。建筑群依山而建,沿山势自下而上依次为医务室、职工服务区、排字房、记者办公室、铸字房、印刷编排室,最高处是社长室和总编室。在陈列馆中,还有一处封闭倒塌的防空洞,该洞是为躲避日军轰炸而挖建,刊有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个防空洞印刷的。
新华日报总馆位于化龙湖一侧,虎头岩下,由红岩联线专家按照当年的原样修复,旧址共有五栋楼房,包括编辑部、排字房、记者办公室、铸字房等,并展出了当时历史照片200多幅,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数十件。
用时4年修葺复原的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大量珍贵照片和史料随之公开亮相。7月5日,记者走进这座曾经的新闻阵地,近距离感受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序言介绍
《新华日报》营业部于1938年10月从武汉迁渝复刊后,最初其整个机构都集中设于主城。 1939年日机"五三、五四"大轰炸后,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报社机关、编辑和印刷等部门皆迁往近郊的化龙桥,而《新华日报》营业部却因其工作特殊性,被单独分离出来迁往民生路 208号(现民生路240号)。此后,这里既成了《新华日报》社办理订阅发行业务,出售革命进步书籍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地下党同志、进步青年联系和部署任务,并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联络点及阵地。
《新华日报》民生路营业部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中段北边。此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274平方米,原为四川聚兴城银行修建。1940年8月,原设在重庆西三街12号的《新华日报》营业部被日机炸毁。通过各种关系,冲破国民党当局的无理封锁,《新华日报》租下了这栋位于当时重庆"文化街"上的三层楼房作为营业部门市和办公用房,于同年10月27日迁此对外营业和办公,一直到1946年2月22日被国民党特务暴徒捣毁为止。
解放后,民生路208号(现240号)得以保存下来。
197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此处底楼辟为纪念地,1982年将整栋楼房收归红岩革命纪念馆。经全面维修和精心复原后,于198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该旧址曾于1964年和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联历史
由《新华日报》馆出版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政治机关报。该一报一刊于1937年底在南京筹备,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武汉沦陷,报社迁至重庆。至1947年2月报社被国民党查封时,《新华日报》已历时9年。在仅有的九个年头里,《新华日报》在化龙桥虎头岩这里的总馆设立就长达7年半。 1974年,重庆人民政府将此处底楼辟为纪念地,198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新华日报》营业处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构造
营业部窗口
在旧址大门上方和正面墙体上,分别砌挂着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的"新华日报"四字标识。底楼营业部书报刊门市的内墙上,则悬挂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画像,及由周恩来题写的"六月在顿河"的横幅标语。[1]
营业部
底楼为营业部,面积约六十余平方米。二楼是营业部办公室,营业部的图书课、广告课、发行课和邮购课等部门都在这间屋里办公。
展室介绍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共有三层,展厅内不仅陈列有全部出版的3000多份《新华日报》,还展出了历史照片200多幅,及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数十件,具有珍贵的历史意义。
会客室介绍
"皖南争变"后,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加剧,为方便与陪都各界进步人士会见和晤谈,周恩来、董必武等南方局领导人常常在营业部二楼的会客室与国统区有关人士、各民上党派负责人秘密会晤和文淡。
住宿用房
三楼是《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在城内的办公住宿用房和报馆记者临时住房及营业部工作人员、报丁报童住房。
防空洞介绍
在旧址一处两层楼房前,有一个封闭坍塌的防空洞。据介绍,《新华日报》自迁至重庆后,为防避日机空袭,报馆便自己挖了这处防空洞,随后将印刷机也搬了进来。皖南事变后,载有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里印刷而出的。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探访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