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民晚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新民晚报》)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民晚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出版的晚報,現為上海報業集團旗下報紙,也是中國大陸創刊時間最早並至今連續出版的一家報紙。其前身是1929年創刊的《新民報》,上海《新民報》是新民報社五個分社、八個地方版中的一個。《新民報》和《新民晚報》的報頭均由孫中山書稿輯集而成。

《新民晚報》是上海地區的綜合性報紙,以「宣傳政策,傳播知識,移風易俗,豐富生活」為編輯方針,着眼於「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內容上,以報道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新聞為主,特別以社會新聞、國際新聞、體育文化新聞報道見長,還有雅俗共賞的夜光杯副刊和其他一些特色專刊。力求可親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讀性。

《新民晚報》與《解放日報》、《文匯報》並稱為上海三大主流報紙[1],2016年、2018年均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為全國百強報刊。

創刊

新民晚報前身為上海新民報晚刊,新民報在南京創辦於1929年9月9日[2]。由陳銘德、吳竹似、劉正華等發起創辦,受到四川地方實力派的經濟資助。報名取「作育新民」之意,也含有繼承和發揚同盟會時代《民報》精神的用意。陳銘德從中央社辭職出任社長,張友鸞任總編輯,鄧季惺1937年任經理。新民報社全稱為「首都新民報社」。初期社址設在南京洪武街,1930年後遷至估衣廊73號,1935年又遷至新街口北中山路102號。篇幅上起初每天出版4開一張,1931年改為對開一張,1933年又改為對開兩張。早期辦報主張「為辦報而辦報,代民眾以立言,超乎黨爭範圍之外」。

「九一八」之後,《新民報》積極宣傳抗日,反對「不抵抗政策」,支持學生愛國運動,產生很大影響,同時社務改進,1932年「淞滬抗戰」後報紙發行量激增到1萬多份,到1936年報紙發行量達2萬多份。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新民報》發表《請對日絕交》等社論,6月19日遭到國民政府下令停刊一日的處分;1935年,在一二九運動中,《新民報》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壯舉。在當年的12月17~18日,因刊登揭露國民政府暗害要求抗日學生代表的罪行遭到停刊三日的處分。1937年抗戰爆發後,《新民報》發表大量抗日社論等文稿。

全國性發展

1937年6月1日改組成立南京新民報社股份有限公司,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社長蕭同茲任董事長,陳銘德改任總經理,羅承烈任總主筆,趙純繼任總編輯,同日更名為《南京新民報》。抗戰爆發後堅持在南京出版,1937年11月7日因日軍進犯南京停刊西遷,當月27日在南京出版最後一期宣布停刊。1938年1月15日在重慶復刊。1941年11月1日增出重慶版晚刊。1943年6月18日出版成都版晚刊。1945年2月1日增出成都版日刊。同年9月在重慶成立新民報總管理處,陳銘德任總經理,羅承烈、張恨水、鄧季惺為協理。重慶、成都兩社總主筆羅承烈,主筆有趙超構、張恨水、張友鸞等。成渝兩地總發行量達十萬份,居大後方各報之首。抗日戰爭勝利後,總管理處遷返南京。1946年1月1日出南京版晚刊。同年10月10日刊南京日刊。曹仲英任總編輯,宣諦之、周綏章任主筆。同年4月4日,創辦北平版日刊,張恨水負責主持。5月1日再增辦上海版晚刊,趙超構任主筆,程大千任總編輯。該報在全國擁有5社(南京、重慶、成都、北平、上海)8版(南京、重慶、成都均為日、晚刊,北平為日刊、上海為晚刊)。郭沫若、巴金、老舍、夏衍、田漢、聶紺弩、吳祖光、馬彥祥等先後應邀為該報撰稿或主編副刊。

視頻

新民晚報 相關視頻

新民晚報宣傳片
新民晚報 《90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