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早春图》 北宋 郭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该画有著明确的纪年,画面左侧题有:“早春,壬子年郭熙画。”下有“郭熙笔”长方朱文印—方。钤盖作者印章,这在北宋的画中是很少见的。画作右上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此画是大幅全景山水,作品细致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乍暖还寒,雾霭蒸腾的山野景象。作者用水墨将春意蕴藏于岩壑林泉中,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从而反映出北宋时期欣欣向荣的景象。

〈早春图〉使用的皴法,一般称为“云头皴”或“鬼面皴”,是很适合描绘景物暧昧难明、可作种种连想的皴法。郭熙的作品多了一种变化幻生的特别感觉。

画家郭熙生平

郭熙(约1023 - 约1085年),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郭河阳”。原是北宋时期职业画家,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进入翰林图书院为艺学,很快升至待诏。郭熙不仅是北宋时期一名著名的山水画家,更是一名山水画理论家。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常于巨幛高壁作长松乔木,曲溪断崖,峰峦秀拔,境界雄阔而又灵动飘渺。

郭熙师承李成,而自成一家,长于山水寒林,得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态,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据《宣和画谱》记载,郭熙“稍稍取李成之法,布置愈造妙处,然后多所自得”。 与李成并称“李郭”,名列“ 李,郭,范,米 ” [注5]的“北宋四大家”之一。

《林泉高致集》

郭熙著《山水画论》,即郭熙的儿子郭思按其父意编撰成的《林泉高致集》,谈及对山水画创作的要求,是对北宋以前山水画走向成熟的总结,对当今的绘画创作也有著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早春图》赏析

《早春图》的构图,具现郭熙《林泉高致》中“三远法”的理论。近、中、远三景的主山置于画幅的中轴线上采用山峦层层堆叠向高空发展,气势突兀,下临深渊,用“高远法”展现山的高耸巍峨;由中景的大石,视野突然开阔地向远处望到一片空旷的山谷及虚无飘渺的远采用“平远法”;山体两侧的谷间有溪涧潺潺流出,表现山坳的纵深,采用“深远法”。

除了正将船泊岸的渔人,还有迎接他们的村妇稚子,可能是住在茅屋里和乐的一家人,象征帝国人民安居乐业的。此外,也显示了描绘的可能为日暮时分。

呈S形扭转的山体,隐入浓雾之中,树丛也以浓、淡墨色的剧烈变化来呈现前后距离。郭熙利用云雾淡化物象的作法,不仅可以创造空间感,也能够表现万物变幻、生生不息的朝气。

仔细观看这件作品的笔墨,我们可以发现当郭熙表现土石肌理时,采用了一种弧形笔触,并且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层层晕染,塑造出像云朵一般的圆突感,后人称这种画法为“卷云皴”。再看树枝的造形,你是否也发现它与“蟹爪”有些相似呢?后来,这些特征都成为人们对于郭熙绘画的一种了解。 [2]

传世作品

《早春图》轴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山春雪图》轴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树色平远图》卷 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窠石平远图》卷 藏京故宫博物院。

《幽谷图》半轴 藏上海博物馆。

《溪山访友图》轴 藏云南省博物馆。

收藏

《早春圖》絹本,淺設色,立軸,縱158.30厘米,橫108.10厘米。 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画幅左方款识:“早春 壬子年郭熙画” 在款上钤有“郭熙图书”朱文大长方印。该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