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牧神午后前奏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牧神午后前奏曲为管弦乐曲,克劳德·德彪西作曲。作于1892-1894年,取材于马拉美的同名诗作《牧神午后》。 该曲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作品。

作曲

克罗德·德彪西


乐曲介绍

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

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启发而写的《牧神午后》。虽然这首短小的音诗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描绘内容

这首乐曲带有些神秘和虚幻的气氛,内容是:

烈日当空,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在那里,他见到仙女在舞蹈,并且和爱神维纳斯度过了魂消魄散的时刻。正当他因为亵渎神明要受到惩罚的时候,他又昏昏沉沉睡着了。

德彪西解释这个作品时说:"我不是用音乐来作为马拉美这首诗的姊妹篇,它可能只是这首诗的背景,为了把人们带到和诗相似的意境之中"。马拉美听到德彪西的这首音乐之后说:"德彪西的音乐,大大地丰富了和超过了我的诗意"。

折叠编辑本段乐曲段落 《牧神午后前奏曲》分三个段落。

开始,由一支长笛吹奏出一段牧歌风的音调,这个曲调在乐曲里反复出现。它在不断变化的伴奏陪衬下,给人一种飘浮不定的、梦幻般的意境。

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它的曲调甜美、热情。描绘牧神和维纳斯女神在一起的情景;其它木管和弦乐接着奏出更加优美的曲调,表现牧神生活在甜蜜的爱情之中;梦境里发生的一切,一个一个地消逝了。牧神又回到朦朦胧胧的睡意之中,他感到疲倦、孤独。

最后,竖琴下行音引出圆号和弦,结束全曲。 [1]

乐曲简评

乐曲的开始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得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声中。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作曲家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圣日尔曼昂莱。他的父亲是个小商人,曾参加过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德彪西从小随父母学习音乐,十一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任俄国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音乐教员,并随她出访过许多国家。

1884年,德彪西因创作大合唱《浪子》成功而获得罗马奖金,被送往罗马深造。

德彪西早期作品继承浪漫主义传统创作的手法。自从他接触俄罗斯"旨力停车"作品,并在"万国博览会"上听到东方音乐之后,深受启发。

后来,他对印象主义绘画及诗歌发生兴趣,决心在音乐上创造新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和印象派绘画手法相似,即是用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对某一自吹自擂接触时头脑里产生的印象。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经常省略三和弦,多用九和弦、全音音阶、七和弦的平行进行和四度、五度的空泛音。他还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用比较自由的节奏、宽广的音域。在德彪西的创作中,注重色彩性,布局十分细腻,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德彪西的影响下,很多作曲家接受了他的观点,象拉威尔、杜卡都是印象乐派的代表人物。

德彪西的作品主要是钢琴曲,管弦乐不多,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意象》、《夜曲》、《大海》,《前奏曲集》等。此外,他还作有论文集《克罗士先生》等。

1918年3月15日,德彪西在巴黎死于癌症,享年五十五岁。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2]

参考来源